西部印象 8 张掖卧佛
张掖大佛,向往已久。这次正好从西宁往新疆去,路过此地一睹圣容,岂不快哉。西宁到张掖只有汽车。而且票不好买。必须提前订。所以在西宁多玩了一天。可这西宁到张掖的路,却整整走了10个多小时。期间车上一个老头丢了四万现金,害得大夥跟着受累,反反复复全面不只一次地挨个搜身、搜行李和翻大小包裹。最终也没找到。白白耽搁了3个多小时。这就是中国治安的现状!不过第二天早起就出去转游。一上午就转完了。头天傍晚就打的去火车站,问了去新疆火车的各个车次,没有卧铺。只好先坐火车到嘉峪关,再坐汽车到玉门。在玉门住下了。一点一点的倒着去。因为嘉峪关过去来过两次。敦煌、月牙湖、酒泉等过去也去过玩过了。这次以为可以在玉门玩一天。结果是没有打听到景点在哪里。只好第二天一大早,上了去哈密的火车。到哈密中午刚过,找了宾馆住下,就去看哈密王墓。然后次日坐火车去了吐鲁番。在吐鲁番住了两宿,玩了一天。这才又坐火车到了乌鲁木齐。哈哈,这里先向朋友们报报行程,道道辛苦。
张掖还真值得一去。那大佛是卧着的,好大好大。据说这身释迦牟尼涅槃卧佛,初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身长三十四点五米,肩宽七点五米,乃亚洲最大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其耳朵长四米,脚长五点二米。佛爷头枕莲台,两眼微睁,嘴唇轻启,金妆彩绘。右手展于脸下,左手伸于身侧,形像丰满端秀,姿态恬静安详。胸前饰斗大“卐”字符号,梵文寓意“吉祥海云相”卧佛寺有一幅对联 ,一觉睡千年谁知梦里乾坤大;只身眠净土方觉此中日月长。卧佛首足处塑有大梵天和帝释天立像各一尊,通高七点六米,身体微微前倾。卧佛身后是他十大弟子群像,南北两侧是十八罗汉像,共有大梵天、帝释天等塑像三十一尊。殿内上下壁间内绘有二十四诸天神像、西游记故事、佛经故事等壁画逾五百三十平方米。
这张掖鼓楼,似乎还是现在的市中心。那木塔寺庙也还算雄伟壮丽。广场宽阔,显示出西部人的粗矿。那街头的马可波罗塑像和一些欧式建筑。更体现了西部人的宽容。
张掖古称甘州。何时改名张掖?又为什么叫张掖?
怎么也找不到答案。于是想到了这大佛。似乎是某公张姓财主或礼佛的方家,活时乐善好施又长寿。死后人们为纪念他。在他乐善好施的家苑,修盖了这座佛寺庙宇。取名张爷庙。也许是他活着时修的?无从考证了。后来这张爷的名字竟然成了这里的地名,而取代了甘州。太平年间,官府为使之正规化,把爷字改为掖字。从此就改叫“张掖”了。或许当初是道家张爷,同时信佛,老百姓以为他是神仙转世,以他去世时的卧姿为原型,几经变故,塑成现在这样的大卧佛。也未可知。颐翁有诗叹曰,
积德行善和为贵,死后终归成卧佛。
张爷张掖甘州变,峦州兰州肃城郭。
游历西部多遐想,群山祁连河漩涡。
雕塑壁画人茹苦,隐居大漠世消磨。









网上搜的资料附后 张掖,古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脚下,是古代通往西域和中亚途中的必经之地。绵亘的祁连山雪峰,不仅为这座古城平添了几多风韵和粗犷,亦以那纯净甘甜的雪水,滋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很久的年代里,这里就留下了先民们活动的足迹,不仅水草肥美,物产丰富,历史悠久, 张掖大卧佛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的大佛寺日前开始对大佛殿我国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进行全面整修。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中国段著名的佛教寺院,修建于公元1098年,塑有长达34.5米的卧姿释迦牟尼像。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即1098年),是甘肃省境内最大的西夏建筑遗存。历代众多名人都与该寺颇有缘分———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大佛寺一游,对其建筑和精美的卧佛塑像大加赞赏;相传南宋末代皇帝宋恭宗赵显被虏后,为避祸在大佛寺出家;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妥欢贴睦尔都在大佛寺出生。
寺内主体建筑大佛殿内供奉有“镇寺之宝”大卧佛,号称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像,为木胎泥塑,全身金装彩绘,长34.5米,肩宽7.5米,光耳朵就有4米长,可容八人并排而坐;两侧廊房的十八罗汉以及殿内四壁的《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同样栩栩如生。 大佛寺藏经阁收藏有用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等佛门瑰宝,弥陀千佛塔则以造形别致著称。这座驰名中外的古刹有中国仅存西夏最大的佛教殿堂,有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大般若经》,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本《北藏》,还有数以万计的馆藏文物精品,但尤以这里保存着亚洲最大室内木胎泥塑卧佛而得名。 寺内,古建筑群以中轴线上的大佛殿为中心,包括山门、牌坊、藏经殿、土塔等古建筑十余座,占地面积三万余平方米,是一座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馆藏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一九九六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驻足雄浑庄严的大佛寺大殿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两侧贴金砖雕作品。左侧的砖雕名为“祇园演法”,右侧名为“西方三圣”。
大殿两层,重檐歇山顶,高十九米,南北面阔九间,长五十二点五米,东西进深五间,宽二十八米,总面积一千四百七十平方米。“古代皇帝以九为尊,这正是体现了皇家‘九五之尊’的思想。”讲解员小胡说。
入得殿内,泥塑卧佛头北脚南,面西而卧,安睡于大殿正中一点二米高的佛坛之上。这身释迦牟尼涅槃像初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身长三十四点五米,肩宽七点五米,乃亚洲最大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其耳朵长四米,脚长五点二米。造像头枕莲台,两眼半闭,嘴唇微启,金妆彩绘;右手展于脸下,左手伸于身侧,形像丰满端秀,姿态恬静安详;胸前饰斗大“卐”字符号,梵文寓意“吉祥海云相”。 小胡告诉记者,卧佛木胎泥塑中空,木制骨架,外钉木板,再塑泥肤,最后金妆彩绘而成。腹内框架有上、中、下三层,前后十一间,头部单独有一间藏宝间。里面曾经藏满了佛教珍宝和历史文物,可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遭劫,许多用金泥书写的珍贵佛经全被焚毁。 细致观看,卧佛首足处塑有大梵天和帝释天立像各一尊,通高七点六米,身体微微前倾。“这表现出对佛祖的虔诚与崇敬”。 卧佛身后是他十大弟子群像,南北两侧是十八罗汉像,共有大梵天、帝释天等塑像三十一尊。殿内上下壁间内绘有二十四诸天神像、西游记故事、佛经故事等壁画逾五百三十平方米。
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早在西夏以前这里就有寺院,名叫“迦叶如来寺”。有传说讲,在西夏崇宗永安元年,有一位姓嵬咩的国师在敛神静坐时,听到有丝竹的声音,便寻声而至,掘地丈余后得金砖翠瓦覆盖的碧玉卧佛,立即将其中三尊卧佛进献给了西夏国主乾顺,乾顺为给其母梁太后祈求冥福,由此敕建“卧佛寺”。
卧佛寺有一幅对联 :“一觉睡千年谁知梦里乾坤大;只身眠净土方觉此中日月长。”此乃佛家睡眠法,亦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法宝。学佛睡觉,健美身心。感谢海城,转来研习。阿弥陀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