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化研究 5 俗与法
群文化,当然包括各种各样群体群域原有已经形成的习惯习俗风土人情等等等等。所谓入乡随俗,就是承认原有群体群域的文化传承,而不是否认原有文化传承。但各种文化文明的传承又都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永远如斯的。随着时空的推进推移,各种各样群体群域的规矩都在不断改进改变,文明社会的概念,也在不断随着民主形式的变革变异而推陈出新。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有新的法律法规推出,让当时当地的各种各样群体群域的百姓遵从。这就不断形成了俗与法的协调和矛盾处理问题。未来社会似乎也还是要如此繁衍生息下去。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俗与法,孰先孰后?这恐怕是难以说清的问题。传统的力量永远是创新社会的阻力。可这并不能作为创新中某些谬误发生的理由。所谓造反有理。其实是不尊重传统的合理内核。传统文化,总有其存在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完全否定传统的所谓造反,大多数时候是最终不得不恢复百分之七八十的传统习俗。尽管他们已经形成了所谓法律去固定那些造反的成果。可法律是由人制定的。往往也是由后来人否定重订的。所谓依法治国,其实只是一般人的一种幻觉。法律随时需要有其突破的案例。随时需要由立法机关来修订。当然,保持其相对稳定仍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俗与法,首先遇到的就是立法者,必须尊重各种各样群体群域原有的风俗习惯,老百姓的风俗习惯必须得到基本的尊重。否则就会造成重大失误或法不责众的尴尬局面。有时候看似改革,其实是恢复了原有的风俗习惯而已,这就是所谓传统的阻力和力量的显现。不仅有文艺复兴其他方方面面都有所谓复兴的问题。复兴不是照搬照抄以往的东西。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糟粕,保存精华。不懂得这一点,妄图复古或食古不化,那只能是自取其辱而已。原有的东西,之所以被否定,那肯定是因为时过境迁需要变革。但是,矫枉过正的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这难道还要列举许多吗?前车之鉴,短短一篇博文还是不必例举更好一些。于是就有了这篇俗与法的博文。
颐翁是学会计和搞经济研究的人。所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群体群域群友群众来说,都需要有个利益攸关的算账的问题。特别是各种各样实体群落组织。与我们这虚皮蹭痒痒的群聊不同。都要亲兄弟明算账才能避免各种各样的纠纷。俗与法更是如此。改革实质随时都有个利益调整问题。按以往的风俗,过节放假都要给加班费,而且是双倍的加班费的。您做群主做老板做各种各样的头头,都要懂一点会计知识。特别是未来社会,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的会计是个什么样?颐翁在其《会计革命与世界大同书》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论证论述。您不妨抽空去那里看一看。网上百度一下就可以看到。颐翁有诗叹曰,
狗年说狗说群源,源聚源源乐群缘。
源乐群缘群文化,缘群文化法俗宽。
俗宽法严儒佛道,佛道尊严世涅槃。
严世涅槃群聊好,群聊好好度狗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