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头脑风暴停播感言

(2008-01-13 16:59:37)
标签:

杂谈

         揭密<劳动合同法>台前幕后一百题

十大感言之三:头脑风暴的停播

 

  《头脑风暴》主持人金岩石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新颁布的《劳动法》引起了社会各级的普遍关注,《头脑风暴》节目组与时俱进对此焦点展开了讨论,由于话题敏感,讨论激烈引起了广电部门的重视,下半部分暂停播出。”这种结果的出现,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

   其实,在节目录制之前我就再三告诉编导,常凯是不能从媒体的石榴裙下走出来跟我辩论的。可惜的是,编导最终还是决定录制这档辩论节目。当然,这档节目也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首先是给了常凯一个充满光环的入场;其次在辩论双方的配比上,常凯那边是4个人,我这边是2个人,形成一种4打2的局面;在现场的观众群中也预先安排几个第一财经的记者,希望他们能在互动环节中帮助常凯来批驳我。

但是,尽管经过了主办方如此精心的策划,还是没有避免常凯惨败局面发生,尤其在是节目的下半部中。

   在下半部,首先是常凯完全暴露出自己对法条的一无所知。对《劳动合同法》的两个核心条款——调岗和解雇,常凯显然并不清楚。我和郭文龙先后两次给他讲解为什么在《劳动合同法》下,变更劳动者的岗位是需要双方协商一致的。之后我又为他讲解在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解雇劳动者,当然这一条法条与《劳动法》相比并无不同。作为一个声称《劳动合同法》起草课题组专家又在全国各地为企业讲解《劳动合同法》应对之策的“劳动法专家”,居然完全不懂法条。这一点恐怕是不能让大家看到的。

   之后是坐在裁判席的孙虹钢也参与了辩论,还不停的打断我的发言,我说一句他打断一句,最后我不得不说一句,“你不敢让我把话说完?”这毕竟太难看。

    最后,在上半部中完全支持常凯的企业代表杨鹏在听完全场辩论之后,也有了将自己的员工外包出去的想法。工人日报主编石述思也认为,他并不担心强势的企业主寻找到应对之策,倒担心劳动者能否真正从中收益。四人阵营中的两人倒戈,可以说是彻底宣告了常凯在这场辩论中的失败。这样的一个结果,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节目必须停播。

    停播之后的两件事也颇有意味。一是李扬在2007年12月31的《文汇报》中撰文“《劳动合同法》促进劳资双赢”来极力为常凯辩护。二是当时在节目录制现场冒充观众的第一财经记者也希望写一篇文章来批驳我(后这篇文章因其中引用了我的观点而被禁发)。

    显然一场堂堂正正的辩论被禁止了,常凯回到媒体的石榴裙下,原来的那种极不公平的辩论重新开始。

 

 附:

在土豆网上找到的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7DD-pTFGac/以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