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长大了还是节日气氛淡了,小时候每至岁末年关,电视上开始播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白金;有汇源才叫过年;过吉祥年,唱加多宝等广告语时,就觉得春节仿佛没这几句广告词,就像没吃饺子一样。后来长大了,再听到这些广告词,不觉甚是厌烦,在想大过年的播广告不是诚心添堵么?我想,不少人也有着和我同样的看法。
所以,在精神文化、产品需求、品牌定位方面,中国的消费者的欣赏水平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
如何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使两者之间产生共鸣,是每个企业的必先攻克的第一课题。这样的课题关乎着一个企业的成败与战略高度、深度,正像一场战争的输赢,过去比的是谁人多,今天比的是谁更具智谋,谁更得民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营销战役中,不少具诸葛之才的谋士找到了娱乐营销这套阵法。从冯小刚的《大腕》到宁浩的《疯狂的赛车》;从郭宝昌的《大宅门》到赵本山的《乡村爱情故事》;细心的观众还会注意到春晚大量“植入式广告”的醒目登场,刘谦魔术里的果汁,周锦堂小品里的食用油,赵本山小品里的网站、白酒、旅游城市……
可见娱乐营销,品牌植入已成为品牌营销武器库中的常规标配。不过要说到将这项武器作为战略规划的重点培养对象,作为品牌公益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品牌,就必须要提下TCL了。如果你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拥趸,那你肯定会从《变形金刚3》、
《复仇者联盟》、《云图》,亦或《钢铁侠3》中看到过TCL的身影,青一色的美国大制作,足见TCL品牌的高端与国际,正像它的品牌理念一样,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
要知道,在“体验经济”的全新时代,娱乐与营销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为娱乐营销还可以让品牌保持活力的形象。就像斯科特·麦克凯恩在《商业秀》一书中说的:“未来,所有的行业都将是娱乐业”,企业的本质上就是一个舞台,每个品牌要学会秀出自己,而未来也将是娱乐营销升华品牌的时代。而近来网络上关于TCL集团助理总裁、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梁启春的一段采访视频,也恰恰验证了这一点。
采访中,他谈到了TCL从1月冠名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到9月,TCL携手芭乐、爱奇艺开启好莱坞TCL微电影节;从开启好莱坞TCL微电影节,到志在加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愿望;从为8090这个爱好导演梦的人群圆梦,到邀请大导演陈可辛作阵,女神陈妍希的加盟,一导一演的专业阵营为8090有导演梦想的青年人保驾护航,种种的种种似乎让人感觉到TCL并非是一个品牌,而是一种概念与文化,这点很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如果说你有音乐梦想,那么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去参加各种歌唱类选秀节目。但如果你有导演梦想,正在寻梦无门,那不妨先从微电影做起,不妨先从参赛好莱坞TCL微电影节开始。正像TCL微电影节提倡的那样——微出彩活出色。用微电影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出彩,用梦想的力量让自己活出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