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成本电影在重压下的呐喊

(2012-11-05 14:47:01)
标签:

岁月无声

分类: 文娱小区
                                    

近百年前,鲁迅出版了小说集《呐喊》,这部作品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表现出了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由此,“呐喊”这个词便被赋予了更多层的寓意,暗指在重压下的一声长啸,这不一定能对现实问题起到质的改变,但却能启示到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问题,也就间接的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而今,这种呐喊依然处处存在,从娱乐产业的角度来说。音乐和电影,无聊是呐喊分贝最高的两个行业。音乐,在中国没有类型音乐,只有TOP10等等的排行榜,加上市场的不景气,音乐人的低产和不团结,版权意识的的薄弱,也算是压力重重了。不过相对了音乐来说,电影成本更高,相较而言是更需要呐喊,更需要行业人士和观众所关注的。

中小成本电影在重压下的呐喊

呐喊,不是狂吠,也不是絮叨,而是一种理智的,正义的,积极的声音和力量。而说到为电影呐喊,准确的说是为中小成本电影产业呐喊,可以说《岁月无声》这部影片吼响了呐喊层面的“第一嗓”。这部打着主打文艺情怀,口碑不俗的影片,遭遇了众多中小成本影片共同面临的桎梏,不过它并没有选择在沉默的死去,而是选择了在行为上的爆发。

而就在本土小成本影片在市场遭受如此低迷待遇之时,中国第一影视门户——爱奇艺,11月3日在上海十分有创造性且大胆的推出了“爱奇艺之夜——《岁月无声》上海万人观影会”的大动作,让数千影迷共同在现场找到了自己儿时的那段“光辉岁月”,反响极大。

中小成本电影在重压下的呐喊

这是《岁月无声》的呐喊,关心这部影片的网友想必都知道,在上映前几天,上海的院线只有比较偏远的影院有上映,到第5天,全市只剩下1场放映,对于这样一部口碑极佳却让影迷看不到的影片,这足说明了电影市场的畸形。不错,你或许会举出很多有口碑也有标记的影片,如国内的《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国外的《电锯惊魂》系列,但这样的案例不过寥寥,惊魂一瞥罢了。

当然,呐喊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做不到张飞喝断长板桥的效果,所以重要的还是我们要静下来思考,谋出路。在笔者看来,中小成本电影投资小是劣势,倒也是优势,这样便可以明确自己怎样去花钱,这些钱是不能做好眩目的特效的,也请不到十分的大牌,这就要求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啥为刀刃,也就是剧本。如果这个剧本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流畅的、有趣的故事,能够提供丰满的人物,也就完成了成功的第一步。

其实说白了,中小成本电影就是小众的艺术电影,这便需要扶持,需要提供传播平台,加强和扩展艺术电影的放映。其次,相关部门也应丰富影片的收入渠道,目前中国影片90%都是靠影院票房,电影频道再卖一点,音像市场几乎没有,回收渠道非常单一,这让先天不足的中小成本电影,更加的“英雄气短”。最后,笔者希望,通过此次《岁月无声》的呐喊,可以同鲁迅的呐喊那样,唤醒无数人,彻底改变“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