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针砭时弊 |
过去我很关注社会上的新闻,关注那些不平事,但每次都是概莫能外的悄悄的来了,愤愤的走了,挥一挥衣袖,满是心痛。后来,我开始不在逐条的看,只是一扫而过,我对数字已经麻木,对挑战神经底线的新闻更是麻木,只要不太关乎自己,关乎自己周边生活的新闻往往就是一扫而过,一笑置之了。我成为了一个麻木的P民。
前几天我发过一篇文章,力挺了教授董藩那句: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那句旷世名言。我觉得的是可信的,40岁后,也就是大约20年后,4000万身价不要去见他,是啊。按照现在的物价涨势,没价涨势,40年后你有了4000万身价,估计教授还得反问你:你奔小康了么?
不过现在已经有人奔小康了,近日,有网友发帖曝光中石化百万酒单,网上所公布的多张发票复印件显示,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所进酒水多为“拉菲”等名贵洋酒及高价茅台酒,一次性购买了近82万元的茅台酒。对此,有网友质疑其将高消费转嫁油价。中石化婉拒记者采访,未给予正面回应。
相信在北京的蚁族们会有这样的感慨,TM的我换过的几家房东们,都有好几套房子,怎么还吃着低保、补住?这是个什么歪理。而如今的中石化又何不是如此?1200万天价灯,82万元的茅台酒,还说每年都亏损,还有国家给予补贴。这就是我们的国企,是国企还是国耻?作为关注社会新闻不多的我,看到这则新闻还真是“石化”了。
或许这点钱我们不应该大惊小怪,因为奢侈品是在中国最畅销的。我们没有世界级别的品牌产品,没有世界顶级的核心技术,但一部分人有钱,他们拥有可以支配的大量资金,而且这还不是他们自己的资金,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身体里是否流着道德的血液,但我们知道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利,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居。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
作为一个纳税人来讲,我工资还没到纳税起线,那我替纳税人来问几个问题:一瓶酒就1W多,一个基层打工仔一年的工资才3W多,顶不住3瓶酒;这些酒是送给谁的话
特约撰稿\推广宣传\专栏合作\媒体联络:
QQ:137006031(注明博客,非工作勿扰)E-mail:sp19891021@sina.com
欢迎加关注孙鹏微博(http://t.sina.com.cn/zixiaoyueyuen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