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针灸处方是怎样开出来的

(2008-07-12 18:52:03)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

针灸处方

选穴原则

配穴方法

健康

分类: 学术术语

  http://zhenjiu.abang.com/我的网站

 

     针灸处方就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选取俞穴并进行配穴,确定刺灸法而形成的治疗法案。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即穴位和刺灸法。穴位是针灸处方的第一组成要素,穴位选择是否精当直接关系着治疗效果。

   一。选穴原则

  选穴原则就是临证选取穴位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和辩证对症选穴。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是主要针对病变部位而确定俞穴的选穴原则。辩证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表现出的证候或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

   1.近部选穴

   就是在病变局部和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的方法,是俞穴局部治疗作用的体现。如面瘫局部取颊车、地仓等。

   2.远部取穴

   就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如胃痛取足三里。

   3.辩证对症选穴

   辩证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辩证选取穴位的方法。临床上有些病症,如发热、多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均无明显局限的病变部位,而呈现全身症状,这时我们采用辩证选穴,如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太溪等。另外对于病变部位明显的疾病,根据其病因病机而选取穴位也是治病求本原则的体现,如牙痛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可分为风火牙痛、胃火牙痛和肾虚牙痛,风火牙痛取风池、外关,胃火牙痛取内庭、二间,肾虚牙痛取太溪、行间。

   对症选穴是根据疾病的特殊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是俞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运用。如哮喘取定喘、腰痛取腰痛点。这是大部分奇穴的主治特点。

   二。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就是在选穴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等,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或对于治疗疾病具有协同作用的俞穴进行配伍应用的方法。临床上穴位配伍的方法总体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按经脉配穴法和按部位配穴法。

   1.按经脉配穴法  是以经脉或经脉相互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等。

    (1)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俞穴配成处方。如胃火牙痛可在足阳明胃经上近取颊车,远取该经的内庭。

    (2)表里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与其相表里经脉的俞穴配合成方。如风热袭肺导致的感冒咳嗽,可选肺经的尺泽和大肠经的曲池、合谷。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中的特殊实例。

    (3)同名经配穴法 将手足同名经的俞穴相互配合的方法,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如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

   2按部位配穴法  是结合身体上俞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1)上下配穴法  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俞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俞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如胃脘痛可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也属本配穴法。

    (2)前后配穴法  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俞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内经中称“偶刺”。本配穴方法常用于治疗脏腑疾患。如肺病可前取华盖中府,后取肺俞。临床上常见的俞、募穴配合应用就属于本配穴法的典型实例。

    (3)左右配穴法  是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俞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在临床上常选择左右同一俞穴配合运用,是为了加强俞穴的协同作用,如胃痛可取双侧足三里、梁丘等。当然左右配穴法,并不局限于选双侧同一俞穴。如面瘫可选同侧的太阳、颊车、地仓和对侧的合谷。

http://zhenjiu.abang.com/我的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