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njiu.abang.com/我的网站
喘证是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西医喘息型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等病表现有呼吸困难者,都属喘证的范畴。
辨证论治
1,风寒袭肺: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兼有头痛,或伴恶寒发热,口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取穴:列缺、尺泽、风门、肺俞、迎香等,针用泻法,背部穴位加灸或拔罐。
2,表寒里热:喘逆上气,气粗鼻煽,胸胀痛,咳而不爽,吐痰粘稠,伴有形寒身痛,烦闷口渴,有汗或无汗,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取穴:风门、肺俞、大椎、曲池、合谷等,针用泻法,背部穴可拔罐。
3,痰热郁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夹血色,伴有身热,烦闷面红,汗出咽干,口渴喜冷饮,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取穴:脾俞、章门、丰隆、列缺、天突、大椎等,针用泻法,大椎可拔罐。
4,肺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微,痰吐稀薄,自汗恶风,或烦热口干,干咳,面色潮红,舌红苔剥,脉细弱。
取穴:肺俞、膏肓、定喘、脾俞、太渊等,针用补法,加灸。
5,肾虚: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腰膝酸软,形瘦神疲,或跗肿、面色青紫,或汗出肢冷,或喘咳,面红烦躁,口干咽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苔,脉细数。
取穴:肾俞、膏肓、定喘、太渊、太溪等,针用补法,加灸。
预防与调摄
1,防止感冒,避免外邪突袭。
2,冬病夏治,防患于未然。
3,适当运动,提高抗病能力。
4,加强营养,培土生金。
5,调摄情志,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http://zhenjiu.abang.com/我的网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