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股票 |
让自己成熟起来
最近出的几起校园案件,让不少人回想起19年前清华大学朱令案。青春才女的际遇的确会引起共鸣,于是网上出现了不少神探。各种分析、各种立场,夹杂着部分水军,相互攻击好不热闹。可是大部分工作都于事无补,假说都会提,故事都会编,核心还在于证据。没有证据,许多案件无法定罪。记得当初学刑法的时候,老师提到仅凭口供不能定罪,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曾举例说,犯罪嫌疑人性侵呆傻女,犯罪嫌疑人供认不讳,呆傻女也承认发生关系,但这在证据上却不充分。首先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无法定罪,其二呆傻女因其限制行为能力,证言也不被认可。因此还需要其他证明相关事件的物证(比如遗留在内衣上的体液),相互印证之后,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定罪证据链。
朱令案中最关键的就是缺乏证据、缺乏动机,比如孙姓嫌疑人拿到与朱令中毒相同铊盐的证据(哪怕是证人证言),具体下毒的容器(相同毒物的残留)等等,孙与朱存在矛盾(恰恰相反两人关系不错)。即便是孙姓嫌疑人供认了投毒的事实,如果其供述的事实与实际掌握的证据无法形成证据链(比如下毒次数和时间与朱中毒表象相符),也无法定罪。已经公开的诸多冤案,其实很多就是证据与口供无法完全呼应,而生生地为了结案而结案。因此不少网上人士仅凭只言片语就鼓噪起来,没有任何依据地做结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实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公检法机构依法公平办案,而不是采取极端措施去破案,这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正义。在这样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人因此逃脱罪责,可是与多数人免受怨屈相比,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
铺天盖地关注一件很难有定论的疑案,而不是关注那些与大家切身利益相关或者事关公理的社会事件,这种乾坤大挪移的伎俩并不少见。花季才女朱令值得大家唏嘘,而没有那么优秀的普通人就不值得关注?千百年来,恰恰是这种无形中形成的等级观念,让人们忽略了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忽略了广大民众的真正评价、呼声与诉求。朱令案就到这里吧,什么时候大众能为一位普通挖煤工鼓与呼时,什么时候这个社会就真正进步了。
同样在资本市场,我们也能看到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呼吁什么牛市,而所谓牛市来临便意味有些人可以用虚高的股价发行股票,可以让普通投资者高价接过一钱不值的筹码。一白遮百丑,而资本市场上恰恰一涨遮百丑,短暂的欢愉换来的未必是长久的幸福。在各行业都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暂缓发行的市场又能熬到什么时候呢。套句前面所说的话,什么时候投资者不以涨跌来衡量股市的好与坏,什么时候投资者就成熟了。
程程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七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打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1318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