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剖析监管者的心理

(2012-05-03 14:52:26)
标签:

股票

剖析监管者的心理

 

天气突然热了,北京上了三十度,让人有点儿难以适应变化。同样让人难以适应的是资本市场之起伏,政策之忽冷忽热。不过当我们纠结于每日变化,就很难洞悉大的趋势。关于内因外因、经济基本面已经说得很多,今天我们就简单分析下监管者所处的环境及心理,或许从中可以发现未来变化的端倪。

 

监管者一定要做些树立政绩的事情,前任是全流通改革及开通创业板,这是既有口碑,也充分照顾利益团体的事情,特别是股市也曾经辉煌过,可惜这等多赢的便宜现在没有了。无论怎样,官方或者非官方考核监管者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融资量,于公可以为大型企业应对危机筹措粮草,于私可以为今后的晋升铺平私人渠道。因此,资本市场融资是贯穿监管者的主轴,这个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停止,这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前提。

 

为什么要打击炒作、内幕交易及宣传退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炒作股票资金属于哪些人群。大的有民间资本,小的则源于散户,哪怕是公募基金,也是由散户资本构成的。记得我在之前的博客中写到,中国股市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赢利模式从差价炒作转化为赤裸裸的原始股兑现。原始股兑现基本不需要内幕交易,也不依靠炒作光环,属于绝对“合法”地攫取财富。这些原始股资本与炒作资本相比,具备各方面的优势,其中更包括权力。因此,打击炒作资本及其相关人群(包括基金经理),基本上不用担心得罪能够影响监管者生计的权力圈,而且还能在投资者中树立较好的口碑,的确是现阶段较为讨好的治理策略。其次,打击这种炒作,还能够引导资金进入大盘蓝筹股,一则稳定市场,二则为大额融资提供了空间。

 

打击垃圾股、打击炒作,热捧蓝筹股,特别是银行股,这是与监管者工作思路密切吻合的。只是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就是牵动蓝筹股的增量资金从何而来。社保入市尽管甚嚣尘上,可是具体负责的部门并不那么积极,这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冒险,赚了并不增加什么政绩,赔了则要丢官。因此口头上的表态居多,实质性的措施较少,甚至经常出现货不对板的状况。银行资金也相对短缺,资本外流已经对流动性形成了冲击,至少缺乏资金流入就难以弥补大规模基本建设带来的资金黑洞。

 

稍微小结一下,资本市场的监管者是真心地希望股市有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各项考核指标,也能树立自己的政绩。因此监管者会动用手中的有限资源(比如喊话、批评基金经理、减免部分费用)去呵护市场,也会动用监管手段引导资金流向其希望的板块。对于那些凭借炒作资金而高高在上的中小板股票,其利空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回归价值的趋势不可逆转。对于看起来估值不错的权重股,短期可以做到维持甚至小涨,长期则要看资金趋势及基本面的情况。显然,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不是那么乐观。最坏的情况则是,中小板炒作熄火带动权重股继续走低,市场陷入整体沉寂状态。形势比人强,或许人算不如天算,哪怕是这个人具有一定的权威。

 

让我们冷眼观瞧吧。

 

程程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1318602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利好还是利空
后一篇:傻瓜与圈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