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望梅止渴的利好
投资境界升华到最后,一定会达到人生境界的层次。巴菲特、索罗斯都在谈论哲学,这与一个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密切相关。不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就很难谈得上成功投资。即便拥有的纸面上的财富,也很难拥有幸福的生活。国内最著名的操盘手“缠中说禅”如何,剑走偏锋的结局就是透支了人生。即便是到了生命尽头,仍然没有看得清、放得下。尽管积累了那么多的财富,可是你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吗?
在资本市场中沉浮,大家追求的就是超出通常水平的收益。有人超水平收益,就有人低水平付出,这就是市场的平衡法则。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才能有所建树呢?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最为关键。快钱很诱人,但不是谁都适合,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并不适合。本人不否认有技术高手存在,可是真正扬名立万的技术高人又有几个呢?看看哪一个投资大家是以技术作为立业资本的?对于投资理念的选择还需要自己去辨别,其实用最普通的逻辑手段和常识,就能于纷繁复杂中看清事物的本质。首先,大道至简,凡是用玄而又玄的言语解释的理论,基本上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其二,要看逻辑上是否存在漏洞,也就是寻找反例。比如,“从历史上看,股市都是上涨的”,日本20年来的股市证明这个观点不是正确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也证明未必如此。许多所谓理论都禁不起这种反证推敲。其三,凡是只提供结论而缺少论证过程的,根本不要盲目相信。有些所谓高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市场的弄潮儿。其四,要注意环境的变化,比如市场容量小的时候,政策可以是影响市场的首要因素;而市场容量变大后,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影响却无法根本性改变趋势。在环境发生根本性变革后,原有经验很容易成为置自己于被动的负担。多数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注定会在这一轮下跌中损失惨重,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未能识别经济大背景的变化,仍然沉浸在高增长的幻想中。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次的经历会有撕心裂肺的感觉。
早在年初,笔者已经对经济走势有了大致的预判。几个月前,反复强调了资金外流、资金短缺带来的风险。其实做出这种判断都是基于常识和逻辑,而不是我掌握了什么内部信息和数据。许多人不习惯用这种看似简单的方法分析问题,总是希望借助公式、模型,做得越细其实越微观,越不容易把握大局。即便是这些公式与模型,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也是建立在人们思考基础上的,我们所要做得就是借此找寻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影响机理,而后者只需要静下心来思考、验证。这就像孩子学习奥数一样,把奥数当作了一种晋级升学的手段,其实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如果能够把奥数当作启迪多维思考的一把钥匙,这对于孩子的人生会更有帮助,前提就在于适可而止,不能刻意地去追求什么。
股市跌到现在,许多人都在研究如何抄底。这从侧面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仍有相当部分的人群持有现金。我们知道,面对真正历史大底,少有如此多的人群能够持币抄底,投资者对此不妨打个问号。此外,要深刻理解从次贷危机开始引发的经济变化,这是一次改变整个全球经济结构的危机,很可能要经历十年左右的过程。1929年经济大萧条提供了历史的借鉴,从危机初至,到大规模救助,再到1932年二次探底,路径与时间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其实反映了人们对于危机的认识、感受。再怎么纸面研究,也抵不过感同身受,可惜没有任何决策者有这方面的经历,因而不断重复演绎或许就是一种宿命。
即便是新一届证监会主席希望四万亿的养老金公积金如入市,这也只是他的愿望而已,因为他本人并无运作上述资金的职责,这种呼吁无非是个姿态。对于老百姓的活命钱,运作起来还需要慎重,至少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不宜大规模进入市场。这个利好对于多数投资者只起到了望梅止渴的作用,很快就会在大浪中淹没。在连续阴跌之后,根本不具备有力度反弹的条件,整体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
从下周起,我将结合自己的认识对于明年整体经济环境做出分析,希望大家共同参与探讨。也许这种研究不会有什么样的实质意义,但是对于每个人而言,对真知孜孜以求,这也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参悟。
程程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打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41318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