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人丧失警惕的回升

(2010-12-07 14:55:58)
标签:

股票

让人丧失警惕的回升

 

屁股指挥脑袋那是一定的事情,真正能够超脱的人少之又少,估计可以位列仙班(其实神仙也有好恶)。国外许多大机构深喑此道,目标早就瞄准了与权力者有着密切关系的特殊群体。早在十年前从事境外上市工作时,在遇到的所有中介机构中都能看到这类人的身影。也许他们本质上不坏,可是在那样一个工作环境下,不自觉地需要维护本企业的利益。而作为权力拥有者,肯定会受到关联者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企业或者政府官员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也会运用手中的资源去帮助权力关联者,最后甚至形成了利益群。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突然发现国外一些大机构已经具备了左右国家政策的能力,在经济领域尤甚。这就是别人在下的一盘大棋,宛如两人对赌,而一方已经掌握了对手的底牌。我们之所以在很多领域处于被动,与此莫不相关。

 

更加可悲的是媒体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资本的控制,使得这种隐秘的链条很难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意无意地扭曲真相,或者误导人们转移视线。比如对于垄断国企连篇累牍的批评,大家可曾看到对外资企业及合资企业利用优惠政策逐渐垄断行业的批评(多少中国民牌不复存在)?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对食品流通领域的批评,认为是流通环节导致了食品价格上涨,可是却少有人分析为什么食品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更少有人分析小商小贩经营成本上升的原因。股市也是一样,为利益而呼喊的多,为公理呐喊的少,起码从版面上如此,毕竟有相当部分的文章被和谐掉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在现行条件下,实施所谓西方民主对中国是灾难的原因,因为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民主的实现,更是因为鼓吹者本身的目的并不那么纯洁,夹杂了太多的私货。

 

许多看似正常的事情,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其中的不正常。就像人们把股市当作保值增值的场所,结果最后才发觉大多数人只有遭遇亏损的命运。不过在金钱的诱惑下,还是有人孜孜以求没,试图运用技术手段弥补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不足,这种只追求术的作法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当下的市场就是这样跌跌涨涨,即便是对游刃于短线的高手来说,也是缺乏必要的操作空间。万变不离其宗,低开走高、往复震荡就是在制造希望,让投资者可以安心地持有筹码,让空仓者可以放心地抄底,方便真正的大鳄在相对高位兑现,这是一种让人逐渐丧失警惕性的回升。

 

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稳健,房地产调控紧锣密鼓,尤其是针对央企,这意味着还会有严厉的措施出台。如果房地产行业资金紧张,势必传导到其他领域,这对于资本市场是不利的。股市成交量大幅下跌,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流动性偏紧的局面。同样,我们关注美元走势也能发现,即便是在量化宽松三期风雨欲来之际,美元还是走出了反转的走势,这已经说明了问题。一张无形的大网在收紧,甚至还有坚船利炮保驾护航,起码在经济领域,现在的应对还算得当,损失应当可以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吧。投资者千万不要把经济数据公布之后的措施(如加息)当作最后一只靴子落地,场内资金或许会做出这样的诱惑,参与现在市场的风险很大,缺乏资金支持,“神马都是浮云”。

 

未来一两年的经济形势很复杂,可以肯定地是,不会再有过去那种飞速增长(国家也没有力量再搞什么整体振兴)。许多有识之士在储备过冬的粮草,当然其中一部分就是从股市中攫取。为什么用这样一个贬义的词汇?把垃圾当成翡翠通过忽悠卖给他人,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巧取豪夺?

 

程程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七日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可以借鉴的思想,这是我整理出书的初衷。日常博客文章难以成章,因而内容都经重新写作,谈的是感悟、思路和方法,与有缘人分享。《吾股杂谈—以小人物的智慧打造成功投资》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以下为出版社邮购官方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58259052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