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警惕盘中反弹陷阱
预测这件事很玄妙,说得太早了,不是被人遗忘,就是被当作思维不正常;说得太晚了,只能落个马后炮的评价。唯有不早不晚,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既叫好又卖座。美元反弹了,大宗商品市场调整了;新股开始进入破发潮了。好在笔者是在两三个月前做出的预测,还算是有参考的价值。不过以往错的也不少,错的离谱的也大有之。谁能准确地把握时机且次次成功呢?恐怕只有神而没有人,尽管许多人希望自己成为神,总是在追求可遇不可求的极致,殊不知距离谬误越来越近。精彩博命的瞬间总是让人津津乐道,于是我们愿意记住力挽狂澜的英雄,深谋远虑的哲人却只有少数书虫在故纸堆中去寻找只言片语的光辉了。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处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度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熬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这个故事多少会给人以启发吧。看到这个不由得想起黑幕缠身的中国足球,现在许多事情被揭露,似乎扫赌打黑很荣光,可我却免不了私底下骂一句:TMD,早干嘛去了,谁任命的,多少问责一下吧,以为换个领导自己就没事儿了。每次都指望扁鹊妙手回春,早晚还是会一命呜呼的。
股市也是一样,真正可以引导正确投资理念的东西太少,多数是华而不实的术,少有朴实严谨的道,后者需要的是一份孤独,而且需要长时间的检验。政策也是如此,有些初看起来不错,结果后遗症颇多(例如狂开信贷之门);有些一开始很不理想,结果是越来有味道(比如市场化发行改革)。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认为上市破发就是失败,什么“打了谁的耳光”之类的题目都会登堂入室。上市破发根本就是成熟市场的正常现象,让大家学会更理智的看待投资品种,让机构们更有责任感。其实中国西电的性价比要比同期其他大盘股要强,申购者短期解套机会还有,毕竟机构比散户更惨。有时,道理很简单,人们却由于自身的偏见、面子(比如笔者在2009年上半年的“错误坚持”)乃至一厢情愿,不愿意正视之。中国股市受政策面和流动性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在经济动荡期。这波行情初始自2008年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逆转,转折于2009年6、7月份政策微调,明确于2010年1月份政策落实。如果我们回头看看,难道3478点不是中期的顶吗?现在还有什么可以助推市场逾越横亘在这几百点之间的巨大成交量?化解这个压力的,也许是时间和绝望之后的恐惧。把握流动性的趋势,自然也就把握了这个行情,因为每一段行情都会有其主干线。
当前股市的走势自然也会因循流动性的主干发展,弱反弹会有,盘中反弹更常见,股市调整却是必然。3000担上下反复震荡,无非是在提示:这里是底了!果真如此吗?新股破发给了制造反弹者一个理由,不论是自救也好,还是新股发行暂停也罢,关键是如何把场外资金忽悠进来。被2008年风险教育的股民,其中多数已经长了见识,传统手法的效果已不明显,于是需要创新性的思维。利用所谓的支撑位制造反弹陷阱,恐怕是未来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搭建跳水平台,逐步让反弹资金进入围猎场。打下去、拉上来、再打下去,看得见差价,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操作空间。即便如中国西电这样的破发概念股,早盘低开反弹后追进,恐怕也只有半天的欢愉,下午开盘后又被打回原形。
受到欧美股市下跌的影响,今日股指低开提供了抄底的机会,可这底真的好抄吗?今日股指的走势提供了答案。抄底者需三思而行,你们手中的资金恰恰是别人垂涎的目标。所谓媒介,就是被吹得天花乱坠的股票。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剧情,每天都在重复上演着。
程程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九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