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事业梦想股票 |
绝望之后是希望!!
“认真解析传闻中的三大利好,就可以发现形式意义远大于实质内容,属于心理安慰剂的范畴。主力以此作为做多的依托,主要是起到号召的作用,部分出于被套主力自救的目的,尤其是希望大家介入那些增经破发或者濒临破发的股票。”
并非笔者先知先觉,客观理性的分析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市场的发展,今天股市的走势再次说明了理性的重要。
没有兑现的所谓利好,变成了周一股市的利空,有些股票甚至无法达成集合竞价,大家都在观望事态的发展。中石油、中国神华再次告诉了我们市场还没有到底,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向下的调整,同时也给其他股票指明了方向。同时印证了笔者提出的,“在有其他板块拖累的情况下,贸然采取动作会付出更多的代价。……中石油起码要破发才算完成了探底的过程(参见《中石油或将拖累大盘再次探底》)”中国太保破罐破摔,说明了保险类股票在2008年不再被机构看好,更说明了这个行业需要重估价值。中国平安在H股的掩护下的短暂飘红,更不意味着行业景气度的复苏,只不过证明了平安比太保拥有更深刻的背景。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种种围绕利好传闻的期待于周一落空。本人则十分赞赏一位网友的发言,“这句话颠倒过来一样成立”。利好虽然落空,但是我们还要看待拟议中的加息也未落实,说明了政府对待市场的态度以及对待宏观调控态度的变化。在大家失望之余、产生绝望之刻,市场中更涌动着令人可喜的变化,一些前期大幅调整且业绩增长速度明朗的公司,正在悄然走强,其中的代表就是笔者一直提及的部分银行和地产股。按照笔者以往的分析,起码今年上半年银行、地产股的业绩表现是值得大家期待的。这正是市场价值的体现,也是市场底在起作用。关注银行、地产龙头企业的企稳,小心高估板块的探底补跌,或许可以在这一波调整中少受损失。
希望—失望—绝望—希望,这一过程在周五到周一的股市中演绎得淋漓尽致。任何时候都不要彻底绝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比一般人有多一点的耐心而已。经历了周五的狂喜、希望的破灭、绝望的产生,放弃市场成为了大家的主流心态。不破不立,中国股市正在经历着又一次重生的阵痛,而这些恰恰是股权分置改革引发全流通给我们的礼物。如果说这是某些评论家口中的推倒重来,笔者更希望这重来来得更猛烈些。试想,如果当初股权分置改革之初,步子迈得大些,我们也不会再现在经历这么大的苦痛。在经历2年牛市之后,投资者也在为牛市的收获支付着代价,尽管短期来看,这代价让多数人难以承受。
许多经济学家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包括那个备受网友折磨得北大教授。理性的思考替代了不少媒体人感性的呐喊,而政府此时的举动更是决定了这次改革的成败。晚些出手总好过出错手,经济形势之复杂,金融环境之凶险都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新的改革将逐渐剥夺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如新股发行时的收益、内幕交易的严惩,这些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是福音而非噩梦。当有些人把股市的下跌与政府的改革捆绑时,当他们希望从其他方面获得更多政策倾斜时,中小投资者还是要学会冷静思考。
顺便附上近来的一系列文章目录供大家参考,有助于理解本人对目前市场的判断:
解析三大传闻利好
救市与救经济不能划等号
盛名之累--评熊市中股神纷纷倒下
大盘不破不立
中石油或将拖累大盘再次探底
政府应采取何种方法救市?
迎接最艰难的日子-兼谈企业估值
程程
二〇〇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最后附上年初关于房地产的一篇文章,供大家参与地产板块投资时参考。
房地产股未来走势初探
谈及房地产股的走势,首先要分析一下房地产的盈利模式。房地产开发商之所以可以获得暴利,主要是依靠银行信贷的支持,其主要的盈利模式是这样的:
1、
2、
3、
4、
5、
由上面的模式就可以看出,房地产业是一个多么暴利的行业,进入房地产业的门槛并不高:一是关系,获得土地;二是关系,获得贷款;三是关系,脱离正常监管!!!由于开发商本身动用的资金有限,所以房子是否卖出,对于他们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仅靠转让土地就可以赚翻了。而且所有的开发公司都是以项目进行注册的,都是有限责任的公司,即便某个项目受到了处罚,也无法真正触及开发商自身的根本利益。(以上摘自本人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写《购房贷款新政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初探》)
其实房地产行业盈利的基础主要在于:权和钱。权是当地政府的支持;钱是当地银行的支持,商业银行将房地产业列为主要盈利点,在各方面给予支持。不过现在的情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权力方面,目前的整治使得一批官员落马,情况正在改善之中;资金方面,政府的行政手段从各个方面压缩了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另一方面,土地开发新政的出台,特别是国务院对闲置土地征收高额闲置费,使得房地产企业本以紧张的资金链再次绷紧,近期市场会有相当幅度的调整。正是因为对房地产的上述判断,本人在今年推荐的股票中就没有该行业的股票。
这些老板的共同感觉是房地产不好干了(以前是太好挣钱了),整个行业会调整五年左右。但是他们又认为,房地产行业还是拥有美好前途的,因为人们的需求在发生变化。这一点,本人也十分的认同。纵横论坛上一位朋友举例证实了现在房价并不高,拿20年前商品房与工资的比例同现在比,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变化有两点,一是过去可以福利分房,现在没有了;二是过去一家三口20平方米就够了,现在要100平方米。
由于房地产和金融密切相关,房地产的调控过程中,政府势必要防止大幅下滑,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给本以紧张的金融体系雪上加霜。所以一方面要打击房地产的飞速上涨,也要维系部分地区的稳中有升,例如北京的市场由于奥运和需求的关系,今年不会产生大幅度的波动,甚至还会有一定的上升。
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则要区别对待,那些资金链较为紧张的小公司,未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在房地产股票调整之际,建议大家关注这样一些企业:
招商地产:土地储备充分且无闲置费的压力;
中粮地产:大股东背景深厚,无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
万科:经营理念先进、危机意识强;
北辰实业:背靠紫禁城,天子脚下好办事。
笔者注:在股市大幅调整、通货膨胀加剧的情况下,房地产将继续成为许多中产阶级的投资目标,因此大型城市房地产价格的调整不会太大,特别是北京、上海这样的标志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