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在顽强地走好

(2008-02-22 08:53:30)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股票

 

市场在顽强地走好

 

浦发银行增发消息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像一个陷阱,一个把大家带进恐惧幻想中的陷阱。即便是受到银行、石油股影响较大的沪指,依然走了一个探底回升的态势,无怪乎有些市场资深人士发出了周五大阳的声音。

 

在去年10月中旬的调整中,银行股比大多数股票晚见顶,而现在恰好在同一时间段见底,事情的巧合实际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市场力量的迫不及待越来越明显了,先是挥舞着中石油大棒虚晃一枪,然后接着浦发银行增发拼命打压。其目的无非是把大家往那些已经炒高的农业、中小板中赶,或者放弃手中被机构虎视眈眈的筹码。把握市场先机的本领理论上有,而实际上却难以把握。与其无头苍蝇般追逐缥缈的热点,不如退而结网拥有自己的一套方案。

 

在本人上篇博客(《正月十五雪打灯—再评浦发银行增发》)中再次分析了浦发银行的增发,以企业投资角度比较了平安与浦发。有朋友问及是否企业都应当增发,本人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资源越多越好,当然应当多多增发。不过这也并非绝对的事情,也要看时机以及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管理能力。在香港市场就有一条比国内市场优惠,那就是上市公司可以不经监管部门审批,发行不超过20%的股份!!但是在香港仍有不少企业不行使这样的权利,甚至主动私有化上市公司。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在,主要原因是发行股票的成本比借贷高(从收益角度计算的成本,通常股东要求回报如12%要高于银行利率7%),从而摊薄了每股盈利或者威胁到大股东的地位。

 

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比较好,适当举债是一个好的经营方式。不过举债也是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从发新股的角度看,恰恰规避了这方面的风险,只是会考验投资者的承受能力或者市场对企业的信心。从市场的表现来看,与其说是增发猛于虎,不如说投资者对于企业经营缺乏信心更准确,此外还有对现在市场估值不认可的意味。试想,如果以15倍市盈率的水准配股,我想大家还是会欣然认同的。

 

方才谈及举债与发股的问题,实际上揭示了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一项重大的管理差异,那就是财务管理还处于非常低级阶段,对于资金运用以及资金成本核算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就融资目的而言,浦发与平安还是应当区别来看,两者还是有相当的区别,这点还是请大家注意。

 

市场热点天天有,正月十五过完了年,总算都进入了正轨,上窜下跳的股市也会这样。权重股压着指数再次探底,而其他个股早已欢欣雀跃。那天一看本人年初的组合,竟然开始进入正数,实在有意思。

 

据说昨天还有月全食,没有观察到。雪打灯没有出现,地遮月倒是出现了,不知道给了点什么征兆,找人算算。人算不如天算,随遇而安吧。

 

程程

〇〇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上午大盘跌幅汹涌,似乎在毁灭一切市场向好的希望。绝望之降临,恰恰是希望的开端。淡看股指起落,笑谈理财盈亏。坐稳了,不要被颠下来,最后一跌不敢说,起码是近期跌的最后阶段了。--中午短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