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雪灾之后的投资机会
往返北京-香港的途中,从万米高空鸟瞰苍茫大地,去时整片浓云遮蔽,归时一片白雪皑皑。可以想象那些归心似箭的人们的心情,香港电视台播出的镜头没有打断的领导讲话,不过一句略带哭腔的“我想回家”更能反映此时此刻他们的真实状态。对于这种心情,本人10多年前也有过,在那异国无助的夜晚,那样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这席卷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大雪与冻雨带给我们的感慨实在太多,时值新春佳节,又为此情此景添加了悲凉的色彩。
这次雪灾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带给人们心理的冲击是震撼的,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沉重的。基础能源储备问题,交通网络布局问题、突发事件应急问题、基础设置老化问题,气象机构失察问题……,凡此种种,都在这几天连续的降雪中暴露出来了。或许我们还要添上领导换届问题,这或许也是前期不能协调一致行动的原因之一。不管怎样,一个我们原本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摆在了面前,那就是“经济上成长的巨人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了它的脆弱”。如果能从中汲取教训,改善我们的管理,那就是善莫大焉了。
本人并不具备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具备灾难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所以不能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只能借此机会就雪灾之后市场孕育的投资机会和短期风险谈谈个人见解。这几天中国股市再次走出了独立行情,不过不再是新兴市场的高速发展,而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雪灾带来的恐慌。的确,雪灾的影响巨大的,起码以下板块会出现中短期的利淡。
1、
2、
3、
4、
5、
6、
经济学中有所谓的“破窗理论”,即打碎玻璃能够产生玻璃生产需求,进而引致各种派生需求,无异于给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因此,有些经济学家们甚至会“大逆不道”地以为灾害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灾害可以通过“创造性的破坏”刺激灾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因此也会有一些行业在雪灾之后受益,现简要分析如下。
1、
2、
3、
记得2003年SARS的时候,很多人对当年的经济前景感到不乐观,却没有想到当年经济反而出现了强劲的增长。本人感觉此次雪灾与当年SARS有类似的地方,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心理恐慌大于实际作用。这种恐慌,特别是国外银行次贷引发的对银行业的恐慌,恰恰提供了我们逢低介入的机会,尤其是那些沪深300中的绩优成长股,20多倍市盈率且伴随高速增长,应当是具备吸引力的。
回到了北京,看到了晴朗俄天空,更注意到了树枝上已经蠢蠢欲动的小芽,有感而发,遂编打油诗一首作为心得体会:
满目苍茫雪连天,阵风吹过刺骨寒。
莫叹春光明媚晚,一缕梅香自东南。
程程
二〇〇八年一月三十一日卸下行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