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证券/理财调整金融股 |
金融股再次探底意味着什么?
在中石油引领大盘向下调整时,前期已经调整不少的金融股成为了中流砥柱,遏制了股市的加速下跌。而当市场开始活跃时,金融股再度陷入了低迷,而且伴以放量下跌,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从表面上看,一是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二是日前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三是周末可能出台的、旨在抑制通货膨胀兼抑制银行贷款冲动的不对称存贷加息。不可否认,这些因素都对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有相当的影响。但是仔细分析下来,却未必真的如此。
《通知》调控的目标是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不仅仅是资产泡沫的问题,更多地是关系到民生的社会问题。挤压虚高的房地产价格,至少是平抑房地产价格,打击那些投机资本,我想90%以上的中国老百姓会拍手称快。不过,房地产的调控真的对金融股业绩有影响吗?银行业也许有点影响,难道保险业也跟着受到连累吗?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
房地产的飞速上涨也就是两三年的事情,按照现在的房地产价格计算,几年前的房贷应当是相当安全的(提前还贷的也不少)。即便是现在的房贷,也不可能都变成坏账;有些出了问题,也不会都变成损失。就像我以前文章的分析过的(http://bbs.enoya.com/read.php?tid=3257012&keyword=),中国的房贷风险与美国的次级债有本质的不同,两者风险级别相距甚远。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出手紧缩并规范房贷,其实对于银行而言应理解为大利好。首先,政府的举措抑制了银行的冲动,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尽管上述措施有可能落实不到位,但也会是一个警示,有助于银行内部加大监管力度。其二,关于第二套房贷款的认定等,都有助于银行提升单笔贷款业务的盈利。其三,适度放缓银行的发展速度,有助于他们长期稳步前行。
大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利润的影响也就在1-2%左右。即便是不对称加息,对于现在存款活期化趋势而言,也不见得有多大问题。今年的几次加息,这方面的测算颇多,这里也就无需赘言了。其实关键就是政策面的态度,是把调控坚决进行下去的态度。最新消息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在研究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也预示着,政府在反思短期内频繁调整利息的功效,在没有新的思路前,前期的操作可能告一段落。
既然金融股的再次探底,政策面的实质影响并非像想象的大,那只有从市场层面分析其原因了。本人感觉金融股的再次下探,正应了朋友的一句话,金融股还没有跌到位。前期中石油跌,金融股需要起到稳定的作用,才没有导致大盘的非理性暴跌。现在人气逐步聚集了,原来没有跌的还应当补跌。显然政策之手在无形中调控着,而市场本身的力量也发挥着功效,所以补跌也就理所当然了。既然是市场和调控的叠加力量,我们就需要分析,究竟是板块轮动着继续下跌探底,还是底部已经探明。
虽然前者都不是大家所希望的,但是我个人还是感觉可能性颇大,尤其是几大权重板块仍有调整需求。如中石油还有下降的空间,目前的业绩尚无法支持其股价;中铁进入股市前屡创新高,给股市下跌积累了动能;地产股的底部还没有完全明晰。个人以为,什么时候地产股稳定了、中石油跌破30了,股市才有可能真正向上。而再次向上的动力只能是来自绩优蓝筹股的业绩,不经历像样的调整,这些股票的业绩是无法支撑股价的。
大家都知道股票市场阴跌最可怕,而急速伴随着量能加大的下跌,恰恰说明了有人在吸纳。金融股虽然昨天普遍大挫,但是资金净流入却排名在前列,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再次重申,金融股的未来增长预期实现的可能性比其他蓝筹股都高,也是机构配置的重点。而明年行情的展开必然以业绩为主要线索,现在的下跌无疑给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拓展了向上的空间。今年的操作应当告一段落了,现在介入的话,短期被套的可能性仍大。休息并等待更好的机会,或者等待趋势的明朗,多下些功夫在研究上,这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
明天有事外出,博客也暂时休息两天,呵呵。
程程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