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票遭遇破发---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正常的标志

(2007-11-27 08:42:5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股票

破发

新股发行

中石油

投资

调整

 

股票遭遇破发---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正常的标志

 

记忆中,去年曾有过新股破发,那是在中国国航发行的时候。当时没有什么人可以预见到一年之后,这只股票竟然会摸到30元的高位。在此之后,不论是多大盘的新股,不败的神话一直在中国证券市场延续着,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资金围追着几无风险的利润。初步估算,2007年打新资金的收益不会低于8%,许多理财产品也是以8%为基准。光中石油一单,几天的收益就在2%以上,难怪那时引发同业拆借利率飙升。按照今年一年期贷款利率7%计算,贷款打新的无风险收益都在1%以上,这些资金为什么还要在5000多点的历史高位火中取栗呢?如果我是大资金,肯定会寻找安全稳定的收益,而不会盲目地去当解放军。

 

上周末香港股市的一项重大新闻就是中外运航运(0368)在挂牌后迅速跌破发行价,跌幅达到了令人惊诧的13%!!当初以发行价购买的股东悉数被套,其中也包括大名鼎鼎的李姓富豪。国际资本市场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如何评价中国企业,由此也可见一斑。有人会说,为什么当初认购超额这许多,最终会导致跌破发行价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现在国内企业在香港发行股票,认购者除了国际资本外,还有相当一批国内的资金。正是由于这些国内资金秉承着新股不败神话的思路,才使得公司发行价格可能已经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中外运航运的破发给那些打破头介入的国内资本以沉重的打击,昭显了香港国际资本市场的成熟。为什么我不相信国内基金公司发行的QDII,就是因为这些公司缺乏对其他资本市场的了解,交学费还不知道是否学得会呢。

 

其实管理层也是矛盾的,现行的新股发行方式过于偏重大资金的运作。当初曾经搞过一阵市值配售,我也曾侥幸在那阶段中了几签。不过政策出台后,连续三个大盘涨停搞得大家鸡飞狗跳。现在如若出台这样的办法,肯定是按起葫芦起了瓢,股指不被机构打倒天上去才怪。其实最早时的打新股方法比现在要好,就是单一帐户最高申购股票有限额,提高了广大散户的中签率。当时的这种作法的不良后果就是涌现了大量拖拉机帐户,现在之所以未实行也是有点投鼠忌器的味道。不过随着帐户的清理与监管的完善,重回过去的老路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项。既然深圳改成500股作为申购单位,我想干脆以100股为单位也就是技术问题。“千人千股”的法律限制太老套了,修改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什么叫让大家分享财产性收入,我想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向一般散户的倾斜,就应当作为首要的改革措施。

 

现在的发行方式不断制造着新的股市泡沫,以中石油为例,个人以为现价基础上,还应当有30%的跌幅。这种制度性的泡沫给散户带来的风险极大,许多不具备基本分析能力的散户,就被亚洲最赚钱公司的名头所忽悠了。20多倍的市盈率发行后一定要配合打到50倍以保障一级市场的收益,这等不正常的泡沫是永远也挤不完的。要么股市再次失去融资功能,要么通过改革恢复本来应当的模式。机构投资者已经够壮大的了,何必与我等小散争这点利益呢?

 

买者自负,那就从股票破发开始吧。教育小散,没有比这更有效的了。惟有提供我们这样的机会,中国股市才能够逐渐走向成熟,当然一起成熟的还包括我们这些投资者。

 

周一在大家预测的红色中转为了绿色,说明整体的趋势还是偏弱,底部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找到,这与中石油的负面作用是分不开的。再次提出休养生息的建议。对于哪里是底部,希望今明两天的出差空闲中可以思索出一点脉络与大家分享。

 

程程

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