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保法草案”广征民意

(2009-03-02 18:27:27)
标签:

杂谈

  □《市民》记者 谭大朝 发自北京

 

    不到两个月,《社会保险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征集到的意见,就高达68027条。但公众关注的社保体系的构建,仍需等待该法的正式出台

  岳永明在元宵节那天,第二次来到了北京,和第一次实习不同,这次来是为了找份工作。24岁的他将于今年在兰州大学百年校庆前从那儿毕业。

  2009年2月15日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忙着去各单位和老总们面谈,寻找机会。而《社会保险法(草案)》征求意见,也在这天结束。

  草案自去年12月28日全文公布以来,在中国人大网上征集到的意见,就高达68027条。媒体对此也广泛关注,但岳永明却并不知道这些。

 

艰难出台的草案

 

  早在八届人大时,《社会保险法(草案)》就已列入立法计划。到2008年草案的出台,时间已经过了15年。

  从1953年劳动部公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开始,就有了养老制度、医疗制度、工伤制度。

  1995年,《劳动法》公布实施,其中,有一章专门讲社会保险的。那时,《社会保险法》的制定,就已经提上了立法日程。后者更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社会保险制度越早建立,就能让更多人享受到相应福利。但是这项制度的建立,需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支撑,还必须考虑中国复杂的国情。

  在2007年12月,《社会保险法(草案)》终于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首次审议。

  历经一年修改后,在2008年12月23日,草案由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审议。修改后的草案,与原案相比,有了五个方面的改动。其中,最明显的修改,是将社会保险5个险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各成一章。从五险种的权利义务角度出发,分别做了相应规定。从而使得权责更为明晰。

  28日,草案全文发布并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

 

全民社保或难实现

 

  截至2月15日18时,在网上征求的意见中,焦点主要集中在9大方面。其中,位居榜首的是“建议社会保险范围全覆盖”,紧随其后的意见分别为“缴费负担偏重,建议适当减轻”和建议“取消或者降低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

  “建议社会保险范围全覆盖”的网友提出,公民只要年满18周岁,都必须参加全民保险。

  对于这项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民社保并不符合中国现实。社会保险不可能覆盖全民。因为它需要缴费,所以,只能覆盖全体劳动者并部分地惠及其他城乡居民。

  郑教授认为,合理的目标是让社会保险尽可能地覆盖到全体劳动者身上,同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适时发展各项福利事业及各种补充保障事业,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应发挥重大作用,但不能指望社会保险解决所有问题。

养老保险的统筹规划

  《礼记·礼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社会的理想,古已有之。社保法出台,则以立法形式将社保体系构建,养老保险也纳入其中。

  养老保险,是5个社保险种中最重要的部分。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所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0812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7834亿元。可见,社保基金的主体部分就是养老基金,比例占到三分之二以上。

  中国现今的养老保险体制,主要形成于1997年国务院的第26号文件——《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这个文件使得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原先的单位保障、现收现付制度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制度过渡。

  目前,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国务院已经对此推出了日程表。2009年,全国要做到省级统筹,2012年就要完全实现全国统筹。保险的基本原理就是,参保的人数越多,统筹的层次越高,抗风险的能力越强。据统计,目前只有一半省份做到了省级统筹。

  至于养老保险的收取比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张世诚曾公开表示,当前养老保险收取40%的费率,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这中间是存在一定下降空间的。只是目前统筹层次还比较低,资金不能统筹使用,直接制约了这一困局的解决。这件事已授权给了国务院,它将会适时做出调整。

  养老保险中规定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副司长芮立新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中谈到,养老保险中的个人缴费满15年,是基于社保制度建立后公民就业的,需要缴满15年。而在此之前就业的,尽管没有缴费,但视同缴费年限,只收缴剩余年限养老费用。而中国的个人缴费是1992年开始的。

 

社保基金管理风险

 

  2006年8月,“上海社保案”浮出水面,高达32亿元的涉案金额,让社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社保基金的管理,在《劳动法》第九章中就有明确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按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

  只有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规范运作,才能有效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运作,并实现保值增值目的,避免贪污和挪用的情况出现。但法律如何规范,却值得深思。

  社保基金作为一项独立的基金,关系到每一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芮立新希望能在人民银行的国库平台上,设立专门账户来管理这项基金。然后依照程序,来分配基金的使用。这样即可对社保基金进行有效管理了。

  而如何保值增值,芮立新曾表示,可以授权一个主体,对它行使管理的职能。当然,即使行使管理职能,也必须依照法律的程序和权限来做。而保值增值过程中,则既要考虑到收益,也必须防范风险。整个程序,必须公开透明,有效监督。

 

社保法仍待观察

 

  社保体系的最终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社保体系也会循着自有道路前行。

  国外的社保体系建立过程,和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推进是同时进行的。但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比如,当前日益拉大的城乡差距和二元经济结构,以及老龄化问题,使得社会保险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从而建立和完善整个社保体系。

  《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出台,是我国法制健全和完善的重要一环。但芮立新也表示,立法时机和条件越来越成熟,但对于社保制度的建设,也不是一部立法能够解决的,只能在此框架下逐步完善。

  这些网友们关注的焦点,社保法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和即将毕业的岳永明密切相关,但法律的影响程度会有多深,效果又将如何。在法律还未执行前,都没有定论。

  岳永明目前关心的,只是哪家单位可以接收他。至于其他方面,他并没有做太多的考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