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是书香能致远

(2022-10-14 20:56:36)
标签:

旅游

情感

文化

杂谈

   

   最是书香能致远

            ——由市图书馆馆长的一个小创意而想起的

 

前几天,我写的一篇《国家图书馆有坭兴的印记》,发表在市《天涯闻谈》文化论坛里。正因为与书有“缘”的原素,后来现在的钦州市图书馆馆长也主动加了我的微信。让我在微信团队里,从此多了一个真正拥有大量书籍的好朋友。

事情是这样,因为我在文章中提到的那本贵重又贵重书的《广东省建设月刊·工商专号》,所以馆长也想打听一下去向。我回复了馆长:那本书,后来听说是被一个北京的资料商买走了,估计一下子难买回了。听完这消息后,馆长似乎也同样感到有些惋惜。简单交流过后,馆长告诉我:“以后发现有与钦州方面有关好书,特别是你买不起的,方便时可以转告我一下,因为我们也需要······。”听完后,我高兴地回复了馆长:一定、一定!

记得今年《人民日报》423日的第4 版的版面上,就有一篇题为《最是书香能致》的学习文章。文章中是这样介绍给读者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爱好,认为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并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书海里,有远比眼中更生动的风景。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惘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以书籍为灯塔,人们不断开掘、延展生活的光谱。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庸常,积蓄了向上的力量。

我想,正因为这样,读书才有更大的吸引力和魅力。其实,读书的确既是人类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个修行、吸纳、进取的过程;书,既可作为一种精神食粮,它以思想文化凝聚于精神,美化与充实人为自身兼备与需要的气质,从而使一个个“自我”变得“胸藏文墨怀若谷,最是书香能致远。再说,书的作用力也是人类的一把阶梯,它会助长人类的进步和走上视野新高度的作用力。

在过去的岁月里,一个书店,一家书屋、一个图书馆,到底有多重要呢?这个概念,也许各人有个人的观点各有不同。

然而,在我看来,过去图书馆的作用力太重要了,因为,它让每一个学生在上课学到一个新的语文课程,都有了一个同步的、相配套、坚实着的依托。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初中岁月里的语文课本,就不少课文内容都是出自在书籍里的文章。如初中语文课本中这《接过爷爷手中枪》的一课,语文老师就告诉我们,它出自于著名作家黎汝清中篇小说《海岛女民兵》中的某一章节。

当时,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大家:想更好地阅读好,更好的理解好这课相关的内容,那最好是去找一下原著看看,学校图书馆就有这本书。

然而,由于学校里同学太多都去了学校的图书馆,使得我去了几次都借不到该书籍,这才想到去一下当时钦州县里的图书馆找。

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在初中的岁月里,正因为《海岛女民兵》一书,我第一次走进了我们钦州县的图书馆里,并在馆里办理了借书手续,把书借了回来阅读。

也许是第一次借到原著作的原因,因此,这书看起来,似乎是比看课本更为有味道,也看得更认真一点。

在接触这本书以后,我也产生把课文与原作对比的做法,即那些在课文中作了修改,那个段落保留原文等等。

《海岛女民兵》这部小说,它是黎汝清同志创作于1965年时间内完成,于19664月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书籍,据说,这是当时我国中长篇小说创作比较成功中的一个成果。其中,黎汝清同志当时在创作该小说过程中,就经常深入生活,以海岛女民兵的生活为作品中的素材。而我们钦州正好又是一个海边县,海的一边,钦州正好也有一群群出色的女民兵。因此,我仿佛感觉到这本《海岛女民兵》显得特别亲切、特别的熟悉,甚至,就连小说中对严肃、执拗的旺发爷爷;和蔼可亲的德顺爷爷以及有些大男子主义的阿洪,这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描述,显得也特别的熟悉似的。

当时,自己再在相关资料找到,介绍黎汝清同志写小说之前,当时他也写过许多诗歌和散文。也许,因此原因,在《海岛女民兵》的书籍内显出一种诗情画意甚浓和味道刚刚到位的感觉,当然,这些也成为《海岛女民兵》的一个靓丽着风景线。

从那之后,在县图书馆里,我还借过贺敬之的《放歌集》,因为我们课文中有一课《回延安》,是出自这本由1959年出版的诗集里的,课文正是使用了诗人贺敬《放歌集》中一个作品。

《放歌集》据说是当时集中了的一个时代政治特征、抒情饱满、诗气雄伟,时代感强在内优势的诗集。这个诗集在当代文学史上,据说就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感染了一代代学生的心灵。

后来,在县图书馆里,我还借过著名军旅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李心田笔下的《闪闪的红星》;借过著名作家浩然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艳阳天》和《金光大道》;借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作李云德撰写的《沸腾的群山》;还借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魏巍撰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优秀书籍。

正是这些优秀的作品,吸引与感染着我往文学之路上的一次次靠近;当然,也是这些书籍把的文学细胞一次次作过培植。不过,真正把我拉上文学创作之路作行走的,那还算是一本由散文家曹靖华创作的《飞花集》。

这本由著名翻译家、散文家曹靖华先生撰写的《飞花集》,据说此书名就是来自韩翃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散文集的内容正带有浓郁与明显时代的痕迹。

当然,我更受作品中这极为细腻的描写而感染了,即书本中的描述:“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大理花艳,艳得艺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大理花娇,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汇来描绘;大理花香,香得外人一到这苍山脚下,洱海水边,顿觉怡然自得,飘然自醉······。”(选自曹靖华的《点苍山下金花娇》中的文字表达)。这本书,当年我正是在钦州县图书馆里借到的珍贵读物。

有人说,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写过这样的观点: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我不知道文学的力量有没有这样的战斗力?但我坚信了文学中肯定存在过能赋予我在探索知识、摸索文字排列作用的一种精神动力,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它一直在鼓舞我,推动我的前行。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能体验的生活也是有限的。但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到达。白岩松曾说:“书籍和阅读会帮你打开世界,带你走出狭窄的世界。”的确,大部分人的一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能体验的生活也有限,但是书籍文字却可以带你去远方,去品味不一样的生活。

“最是书香能致远”它出自苏东坡的一句千古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其意思是指读书风气,原指书中夹香草发出的香味;世代读书的习尚。它出自宋·林景熙《述怀次柴主簿》诗。书香致远,这远有多远应该是没有标准的,仍然大方向那是肯定有的。

找寻与钦州存有关联的好书籍。曾馆长的这个创意首先就很好,然后,一旦有了好书籍,我想这作用力也不会小的。

试想,如果我们市图书馆里,能存放有一些与钦州发展,与钦州历史文化有深情联系与融洽的好书藉、好资料,那肯定会是有吸引力的。

这一拥有了吸引力,那么,这香气不自然就传得远、很远了。

 

20221014日草于钦州

最是书香能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