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举措保障“双减”意见科学落地
(2022-04-13 08:42:0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想 |
六项举措保障“双减”意见科学落地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意见,及时召开工作研判会,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汇聚各方智慧,贯通家校社协同,推出六项举措,切实保障“双减”意见科学落地。
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双减”工作的关键点是校内减负,校内减负的核心在课堂。一是课堂教学要进一步向规律靠拢。着力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聚焦核心素养,梳理课堂要素模型,优化课堂结构,关注课堂评价,提升课堂品质。二是引领教师锤炼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各种示范课为引领,以教师全员课堂星级达标活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好课堂大赛、优质课评选等展赛研训活动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是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立足校情构建课程体系,以学生特长培养和差异化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二、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严格落实《潍坊市作业设计十项原则》和《优秀作业十条标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作业,关注必备知识基础的夯实与关键能力的培养。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优化作业设计,减轻作业负担,分层精心设计弹性作业,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二提高教学针对性,引领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目标精准,评价跟进,课堂达成度高,进而降低课后作业量。三是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引领学校开展“单元整体(大概念)教学下的分层作业设计”,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布置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的作业。四是作业批改反馈要及时,积极发挥作业的最大效力。五是加强沟通,就“作业与身心健康”“作业与学业成绩”“作业与能力培养”“作业与个性化发展”“作业与课外辅导”等问题展开多元对话,以达成共识。
三、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成立“润心工程”专家报告团,包括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家校社协调育人三支报告团,深入社区、学校、村居巡回报告,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是唯一出路”错误观念,引导家长多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好家长沙龙、家长读书会,每学期上好四次八课时家长课程,通过系统培训,提高家长的科学育人水平,学会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引导孩子高效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四、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尝试探索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途径和方式,畅通沟通平台,建立家长节,进行“万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校园”等活动,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学校要及时将相关政策信息、工作安排传达给家长,通过家校社共育,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安排,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更好地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开展。
五、提供多样课后服务。组织全市小学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延后到8:20。各学校提高政治站位,从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等方面,一开学就开展好课后延时服务。课后服务面向所有有需求的学生,不组织上新课,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既满足家长合理心理期待,也避免学生在校时间过长产生厌学情绪,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