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排“座位”的十点建议
(2011-10-10 10:53:2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想 |
关于编排“座位”的十点建议
学生座位一直受到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关注。班主任能否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地完成这件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家长对学校的看法,关系到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公信力和班级的凝聚力。因此,班主任应重视座位的编排问题,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就目前大多数教室结构来看,编排座位时考虑“矮前高后”这一原则是必要的,但只考虑这一原则远远不够,还必须注意如下因素:
一、动静搭配,性格互补。
一个班大约五十多名学生,他们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往往大相径庭。因此,“动静搭配,性格互补”应是编排座位时考虑的因素之一。有的学生特活泼好动,有的学生安静稳重,有的学生坦率热情,有的学生不善言辞。通过我的了解和观察,在编学生座位时要避免出现“动与动”的“强强联手”,注重各种性格学生搭配在一起,让他们结成互帮的对子,做到动、静结合,以静制动,让学生在学习上、交流合作中,相互影响,促进个性的互补、互助,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个性的氛围。
二、兴趣结合,共同提高。
信息时代,学生兴趣越来越广泛,好多兴趣是健康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如果同桌之间都兴趣广泛,爱好相同,那不只是对爱好本身有利,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关注视力,以人为本。
排座位时,不少老师会问:“谁近视?”想让近视的学生靠前坐,这是关心学生的表现。但这样做是不够的,除近视外,还有远视、斜视者需关照,近视也有真性、假性之分,甚至有怕坐后排影响听课而说谎的。因此,应在编座位前详细了解。再说,近视者也不一定非坐前不可,很多是可通过配戴眼镜往后坐的。当然,如果近视的同学正在治疗矫正期,而治疗方案又不允许戴眼镜者,是应靠前坐的。所以,编排座位时,对患眼疾的同学是不能一刀切,应区别对待,以人为本。
对于彼此之间同桌时间长,相安无事的学生,往往较易被忽略,认为可以继续同位。其实,有的同桌虽有几学期乃至几学年的时间,且彼此情趣相投、学业进步,但如果只是彼此相处得来而与班级绝大多数同学谈不拢;或是彼此都成为“全优生”,编排座位时还是应考虑让其拆开。因为,如属第一种情况,彼此之间已形成一个封闭的小集体,这样继续同桌不利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会相处”;如属第二种情况,则拆开可彼此帮助其他更需要的同学。
七、男女平等,健康发展。
有些老师为图方便,将男女同学分组而坐,形成“楚河汉界”。众所周知,性教育在我国本就有缺陷,由于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缺乏必要的系统性教育,致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相对强烈,如还加上人为的“楚河汉界”,势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如能适当调配男女生同桌或邻桌,不但有利于消除不必要的神秘感,增强激励作用,还有助于异性之间特有性格的互补。
八、分析背景,合理搭配。
不同的家庭背景对子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单亲家庭的子女可能会产生自卑等性格缺陷,所以,编排座位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安排“同病相怜”者,以期引起共鸣,从而共同拼搏;也可安排背景差距大,但具同情心、乐于并善于助人者同桌。总之,安排同桌应深入细致了解后再进行慎重选择,以求将其受家庭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并激发其自信心和拼搏精神。
九、化整为零,加强管理
十、杜绝违规,树立形象
有的班主任喜欢将排座位当作奖惩学生的手段,完全按照成绩排位,其弊病显而易见,它会使一些学生产生盲目的优越感或强烈的自卑感;有的甚至出现了人情座位,特权座位,有偿座位等,这些行为有损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我们要坚决唾弃。
总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品行是学生做人的榜样,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班主任在编排座位时必须坚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及身心健康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一个公正可亲的人,他们生活在一个公平的班里,必定受到平等观念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