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短信微信二十周年it |
短信发送量“10连降”
成都人王克仁是1981年出生的80后,2000年考入大学,正式步入“电话一族”,“当时我们班大部分还没有用手机,但仅过了一年,几乎所有人都开通手机”。巧合的是,2000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正式开通了中文短信服务,王克仁,成为首批使用短信的中国人之一。
“当时发一条短信都是数数的,很贵,包月算下来,一条也要一毛钱,每个月使用200条就很奢侈了”,他回忆说。不过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我问了一下我的朋友,现在的大学生都使用微信啊、飞信啊什么的,短信已经不在是唯一的选择。
20年前的 12月3日,全球第一条短信在英国诞生:“圣诞快乐”。20年来,短信曾一段席卷全球,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3G的广泛普及和智能手机海啸般涌入,作为2G时代数据通信主要根据的短信,开始面临着巨大挑战。
“昨日我在网上看到大家说12月3日是短信20岁的生日,突然触发了我”,“现在我身边的朋友,短信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选择”,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微信、微博、米聊、陌陌等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根据的爆发,“我不得不面对一个疑惑:到底是青春年少,还是垂垂年暮。”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统计,发现今年1月以来,移动短信发送量增长趋势放缓,剔除1月因春节因素增量达23.8%外,前2月到前10月,增速从7.6%一路下滑到前10月的2.9%。
而伴随着短信的“迟暮”,一些人正在发生着变化 ,许多网友感慨地说,“短信,到底还能讲诉多少光阴的故事?”
现状:
增量10连降:“七葫芦娃”挑战短信
王克仁给记者“摆了一个帐”,“我大学的时候,短信就是短信,现在短信身边,已经出现了许多“小朋友”:微信1岁半、微博2岁、米聊2岁,此外还有“老朋友”QQ。运营商自己也推出了即时通信各具,诸如“飞信”、“翼聊”和“沃友”。
一场用户争夺战正在打响。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数据显示,2012年前10月,移动短信业务量为74644243.8万条,同比增长2.9%,其中10月份发送量为718.3亿条,即每一个中国人月均发送55条。两个数据与9月相比均呈现下降态势,其中前9月移动短信发送量为67661195.7万条,同比增长3.6%,9月发送量为790.4亿条,人均61条。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记者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月度通信统计显示,短信发送增量正呈现一个大俯角的下降态势。今年前8月,移动短信发送量增长3.9%,比前10月高出1个百分点,而前7月到前2月增量分别为4.5%、5.2%、5.7%、6.0%、6.9%和7.6%,前1月为23.8%。
王克仁12月4日给记者转发了一个“短信20周岁,你发短信少了?”的调查,记者中看到,参与调查的145位网友中,几乎所有的网友都说,与以前相比,的确少了很多。
与此相反的是,微信、微博等用户爆发式增长,据易观智库EnfoDesk发布的《2012年第3季度国内移动IM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第3季度国内移动IM市场活跃账户数达到4.8亿,较2012年第2季度增长9.8%,较2011年第3季度增长51.6%,“流量更是增长迅猛”,易观分析师表示。
而据外媒报道,在英国、美国等地,今年其短信发送量首次出现了下降,许多人也在疑问,以现在中国短信发送增量,过不了接个月,短信也会出现历史性的一降。
算账:
“短信”“微信”到底谁更便宜?
对运营商来说,无论是发短信,还是聊微信,发QQ或者上微博,都是要使用运营商的网络,流量费用都由运营商收取,微信的发明者腾讯并不收取相关费用。因此,哪一个更划算,其实消费者最关心。
资深“果粉”Bonnie,使用苹果和WCDMA网络,是一位精打细算的年轻人,她就算了一笔账:发短信和聊微信,到底哪个更便宜?
“微信的收费是这样的:语音消息的流量约为0.9-1.2K/秒,视频消息根据原视频质量压缩20-30K/秒,图片消息根据原图质量压缩至50-200K/张,1M流量可发送约1000条文字信息。”该运营商推出的流量包是这样的:10元 包100MB ,20元包300MB,30元包500MB。
而短信是这样收费的:“5元75条,10元150条,15元300条”,“以15元的短信套餐为例,一条短信最便宜为0.05元/条”
“以‘你在干什么?今天忙了一天吗?’为例,微信是3秒,耗费流量是3-3.6K,即使同为10元的套餐来计算,这条微信的价格约为0.0035元,而套餐短信为每条0.06元,微信成本还不到短信的20分之一,如果以1M发送约1000条文字微信计算,也是很便宜的”。 Bonnie说,“从价格来看,我只要选10元的流量包,就可以完成20倍短信15元套餐完成量,微信和微博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她说,只要是讲话方便的地方,有时候发文字、图片、视频或是语音信息,或者同朋友煲电话’直接用“微信”,只有职场上的要紧事或者联系陌生人才打电话;而发短信更是如此,除非极其私密的事情,需要用文字发送,其他都可以用语音“讲短信”来代替。
知名电信专家、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并不认为“微信”会给传统短信业务带来很大冲击。他说,手机用户已经养成了听到铃声就查看短信的习惯,现在短信费用在用户的承受范围之内,价格并没有在传统短信用户心中形成一个可以让其他产品替代的临界点。相比较而言,“微信”这类工具现在惟一的优势是免费,但在用户对价格不敏感的情况下,价格并不是杀手锏。
趋势
短信会消亡吗?
智能手机和数据服务的崛起意味着发送数据的价格大幅降低,这已经导致免费服务的出现,甚至在手机没有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发送数据。在过去只用发短信就能达到沟通目的,“但现在你选择使用了电子邮件、微博信息或微信提醒,那么你就已经经历了从短信到其他服务的转移”,王克仁说。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短信将消失,或者移动运营商突然破产。有统计显示,短信已经带来超过5000亿美元收入,并且市场预测在未来7年仍将产生1万亿美元收入。易观国际分析师对此认为,随着短信数量减少,运营商将调整他们的价格模式。
另外,“即便使用量减少,短信仍具有相当的价值。它仍是最便捷最快速的沟通方式之一,而不用担心手机型号、网站以及运营商的不兼容,而且这一点不会变化。”同时,“短信不受终端的影响,普通2G手机也照样使用,这在中国农村市场依然有广泛的前景”
不过,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短信发送量将会逐渐减少,互联网企业将不断抢夺用户资源。许多运营商都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12月5日,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 “2012年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发布演讲是称,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传统运营商业务正在受到猛烈冲击,尤其是OTT企业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这些业务使得运营商原来的短信、话音、甚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李跃还点名称,希望和腾讯进行对话和合作。
声音:
各方激辩短信的未来
尼唯:就像QQ不能替代Email
QQ 没能代替 email,甚至QQ自己还推出了邮箱服务。但是随着智能机的普及,微信、iMessage 使得运营商在短信方面的收入会越来越低,但短信的一些优势是微信所没有的,比如不受网络状况、终端的影响等。 网络电话出现很多年了,移动、联通还是活的好好的。无论网络多强大,总少不了提供基础设施的。
笔莉迷:比过去发的少多了
一般除非没有对方的QQ号码,基本上都是在QQ上说,很急的事情就打电话了,发短信也有,但是比过去少很多,最多的时候一天发10条。
SUV汽车网副主编徐子:“短信可以新增功能”
早上收到条短信,提醒再过几天需要去做一件事。结果想直接在短信设置里备注下,希望到了具体执行的时间再跳出这条短信提醒下自己,发现短信么有这个功能,只能复制短信转到手机备忘里,顺便设置下提醒闹铃。个人感觉添加这样一种功能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只是没人去做而已。
《經濟學》杂志:4年后逐渐减少
手機短信已經20歲了。我們經歷了那個從無到有,再到互聯互通的年代。08年Whatsapp作為短信替代品的出現並沒有阻止短信的增長,短信數並自此超過手機個數。據預測,短信在未來仍將繼續增長,直到四年以後逐漸減少。
BBC:免费软件是短信的最大杀手
不过手机短信的头号交椅地位正面临被智能手机即时讯息发收软件(messaging apps)夺走的威胁。Ofcom 的《通信市场报告2012》说,免费手机软件,比如WhatsApp和Twitter,今年上半年已经导致传统的手机短信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