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类企业利润率下降26% 行业回暖把握重大机遇
席大伟
“首届中国电子制程技术创新高峰论坛”透露出消息,2007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5.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8%,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9%。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总体效益比去年大幅回升,2007年前11个月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1078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总额365亿元,同比增长89%。
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a,1-11月份通信类企业收入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6%,出口交货值增长43%,利润总额却下降7%,利润率更是下降26%。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解决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通信类企业利润下降问题,已箭在弦上,也应该成为目前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利润不佳是行业问题
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9%,利润率却为3.3%,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5%的平均水平。五个小行业的利润率分别为:软件类7.5%,元器件类5.0%,通信类3.8%,计算器类3.2%,家电类1.9%。而且,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2007年5.6万亿元销售收入相比,销售利润率也仅为3.5%,产业整体面临“只大不强”的难题。
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全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也从19.03%降低到17.29%。迟缓的主要原因还是运营商,由于目前电信业格局失衡,各运营商投资更趋谨慎,尤其是固网运营商,而成本压缩性增长已经成为3G发牌前弱势运营商的主要策略。
同时,引起利润普遍不佳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电子制程。赛迪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科学的电子制程方案可令电子信息企业的产品制造效率提高20%、生产成本降低10%、工艺品质引起的事故减少95%。国内的TCL、创维、华为、中兴通讯、富士康、联想这些行业巨头,都已经注重了电子制程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不过和国内数十万的电子制造企业规模相比,科学电子制程的普及率仍然十分低下,
出口和消费:“心”有余而“力”不足
通信类企业营业收入较快,但增长动力主要海外市场和国内庞大的移动用户群。信产部特别指出,华为、中兴的出口是通信系统设备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华为、中兴的2007年的业绩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大幅增长。华为2007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45%,同时海外销售额超过70%。华为已连续第三年海外收入超过国内市场:2005年为58%,2006年达到65%。来自商务部的消息说,2007年前三季度,中兴通讯国际业务收入增速提升到106%,占收入比达54.6%,国际市场销售首次超过国内。
海外市场拉动的同时,国内消费也是通信类企业营收增长的关键。尤其是国内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形成了稳定的更新需求、农村市场的普及,使得2007年手机销量增长约11%。光纤光缆也仍处于景气周期,累计销售光纤1611万公里,同比增长14%;销售光缆1337万芯公里,同比增长23%,尤其是FTTH接入成本的大幅下跌,更是给了光纤通信增长的良机。
前景回暖 龙头企业获益最大
信产部专家表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虽然列居世界前列,然却是只大不强,在关键领域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非常少,整机产品所需要的关键元器件、电子材料、专业设备、仪器还需要大量的进口,行业经济效益比较低。这是销售利润率低的主要原因,而且出口的92%是原材料加工,只有8%左右是一般贸易,自主品牌更少。
据悉,信息产业部下一步将推动软件和集成电路、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 动通信、数字音视频、信息安全、新材料、节能减排等重大专项实施,使电子大国成为电子强国。但并不是所有的设备商都能受益于此。我们看好两类企业:具有全球观和竞争能力的企业与细分市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
对于目前电子信息行业核心竞争力缺乏、质量水平低下的问题,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抓住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急速转型、产业态势持续向好等有利时机,加快转型,并依靠自主创新战略,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