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666.com/upimage/scenery/2007112113432130075.jpg—— 行者随笔(二)" TITLE="转贴:圣地喇荣沟见闻 —— 行者随笔(二)" />
圣地喇荣沟见闻
—— 行者随笔(二)
作者:辅导员A
三 姐
妹
根透快五十了,非常瘦小,举目无亲,依靠扶贫功德会的救济和一点念经钱生活。一次,她领到扶贫会发放的一双黑皮鞋,大头的,光滑如镜,是一双儿童鞋,儿童鞋的号码正适合她。她睡在地上,身无余物,有老鼠作伴。虽有扶贫会发的糌粑,面粉和植物酥油,但烧火取暖用的牛粪和丫丫柴不得不依靠自己。一次,她翻山越岭,走了几个小时,背回体积是她两倍的丫丫柴,全身痛了几天。为此,她很少生火做饭,只用电烧一点热茶,吃一点糌粑。
2003年的极乐法会,根透家来了三位乡亲,是三姐妹,最小的十五六岁,最大的十九岁,她们带了两袋木柴作为礼物,送给根透。为了参加极乐法会,她们家乡的人包了一辆卡车,她们做了十几天的馍馍和面饼做干粮,在路上颠簸了两天,来到学院。
根透的客人是那么纤秀,羞涩,清新自然。她们每天早上在根透屋外的空地上梳头,侧着脸,长发飘逸。她们生长在牧区,没有读过书,头上没有任何头饰,只穿一件浅色衬衣,外束深色的无袖连衣长裙,腰间系一块藏式的长至膝下的横条布,它的周边,用彩条装饰。腰间扎一根腰带,腰带是旧绸,鲜艳的橘红或葱郁的绿色,画龙点睛一般,显现出她们年轻的身姿。藏裙虽然脏了,但在十一月高原的寒风里,依然淡雅。
每天一早,三姐妹去居士林,蜿蜒的山路上,藏红色的袈裟绵延不断,远处,大鹏山被朝日染红,山头的积雪使大鹏的双翅更为雄健。那年,是法王住世的最后一个极乐法会,法王为四众弟子灌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等灌顶,法王在居士林经堂楼顶用麦克风对四众弟子说:也许,这是我和你们最后一次在一起参加极乐法会。当时,没有人知道这句话的密意。法王已经不再接待来访者,三姐妹用哈达包了钱,哈达被层层传递,堆聚到居士林经堂的墙角下。
三姐妹坐在露天,在觉姆中间,吃着干硬冰冷的饼。虽然法会期间供养四众弟子斋饭和奶茶,但她们不会享用。她们来这里,是为了积累往生的资粮,决不会享用信众的供养,损耗自己的福报。每天下午都会刮风,风卷尘灰,席地而来,她们把头埋在姐妹的背后,默默地念着阿弥陀佛的心咒。
天降日那天,凌晨四点,她们去居士林受八关斋戒。居士林经堂前方的空地上,空气已经结冰,每一次呼吸,鼻翼都会锐痛。从各地来参加法会的老乡们黑压压一片,坐在水泥地上,一个个满身尘土。受戒后,一张张一元的钞票在黑暗中,从后排传到前排,这是他们对授戒堪布的供养,他们的心意。
法会结束的第二天,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位在根透门前的空地上洗头,根透拿出她洗碗用的洗涤精,滴在她头上。可是,洗涤精无法让她的长发产生泡沫,根透又拿出她的洗衣粉。根透从屋里端出一盆又一盆水,为她冲洗。第一次是绿色的洗菜水,少女的头上留下了极小的绿色的菜心和土粒;第二次是棕黄色的洗锅水,也只有一点点,冒着可贵的热气;第三次端出的水有浑浊的沉淀,上面漂浮着细枝和稻草。
三盆水缓缓冲下后,少女的头洗完了,她一句话也没有说,和她两位姐姐一样温雅知礼。为了参加这次法会,她们借了几百元钱,这钱,如果她们能找到背石头的活,也许能慢慢还上。她们是那样天真无邪,很快,她们就会步入世途,结婚生子,陷入永无止境的繁重的家务、情感的泥沼和生存的极度忧虑中。
这一刻,她们还没有看到自己的未来。
她们要回家了。她们将在剧烈颠簸的无蓬大卡车上挤作一团,互相取暖,用坚硬的干馍充饥,衣服上的土迹和裙边的黑色已成为本色,她们的裙子不会再变得更脏。车在山道上的每一次拐弯,与迎面而来的大车的每一次相遇,都可能使她们坠入悬崖,沉入冰彻入骨的雪山之水,可她们一直相视低低笑着,没有一丝痛苦的概念和感受——那属于以后的人生。
三姐妹,如我们的前世的影像,从很多世以前走到今天。在昙花一现的一世又一世水泡般的生命中,我们值遇并供养圣者,今日才得闻圣法。
蚯 蚓
一天早上,我去龙泉水打水,下台阶时,远远见到一位藏族觉姆向我的方向走来。
她背了两袋牛粪,走得非常艰难。忽然,她停住了,一点一点弯下腰,一手紧紧抓住捆绑牛粪袋的绳子,一手腾出,去拣地上的什么东西。她身边没人,两大麻袋牛粪耸立在她的背上,随时会把她掀翻,她支撑着,在极为不寻常的平衡点中,一只手不断地去够着地上的什么东西。
忽然,我想了起来,是蚯蚓。下了一夜的雨,很多细小的红色蚯蚓会从天而降。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年老或年轻的藏族喇嘛觉姆忽然止步,把小道上的蚯蚓用小棍挑到路边。有时,一位老觉姆站住,身后山道上的人都等着,老觉姆颤颤巍巍用口水沾地上的小虫,把它放到路边。
藏族觉姆缓缓起身,把蚯蚓送到草丛中。
如果她从蚯蚓身边走过,蚯蚓一定会葬身在后面的来人脚下。
她是唯一的一位,它的救护者。因为她见到了它。
很多时候,我们——唯一的救护者,因为我们身上的重负: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环境而无暇顾及。
我们忙于赶路,有一位亲人或友人在某一个地方等待我们,我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能力,正当我们惦记着心中的某事时,一位可怜的众生默默地死去。
上 师 座下
喇荣沟一片漆黑,只有新经堂灯火通明。
新经堂雕栏画柱,柔和的灯光下,尊贵的索朗达吉尊者坐在织有吉祥图案的高高的法座上,背后是经函和全知麦彭仁波切、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塑像。
那天晚上,索达吉上师正在讲《大圆满前行》中“闻法的方法”,和逝去的每一日相同,弟子们的整个身心都涌向上师,极度喜悦之眼仰望上师,上师也是笑意盈盈,说:“有些人……听上师讲法,就好似享用了不死甘露,情不自禁地汗毛竖立、泪流满面,从眼神、坐姿、表情也可以看出他极有信心。”
上师从遥远的过去来到我们身边,曾经的辉煌,今人尚耳熟能详,有关上师的昔世的传奇在弟子中间流传。
一位具相上师曾告诉这些汉族弟子,“法王如意宝在尼泊尔做了一个《破瓦金刚句仪轨》,授记以索达吉堪布为主的七人都是持明者,今生可以成就,得到最究竟的大圆满佛果……”
弟子们也从往昔走到今天,来到了他们的上师的座下。这样的历史时刻,他们长劫黑暗轮回中唯一的亮点——这一刻,他们的人生被上师照亮。
昔日,他们曾经被恩师从饥饿、瘟疫和屠刀下解救,今生,又依靠恩师宣说的正法获得了新生。只有尊贵的恩师了知他们的因缘,他们过去和未来的历程,上师以极大的悲悯和深沉的爱包容着所有的弟子,每一世都会来到他们身边,依正法改变他们的相续,直到他们从轮回中彻底解脱。
随应着上师智慧之藏流水一般的倾泻,在大经堂的各个角落,在男众和女众弟子的心间泛起阵阵笑声的涟漪,笑声不断,此起彼伏,互相回应,成为一个人,一个相续……
几年前,上师曾在法座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当这一生过去,就会永远地过去,不会再现。
这一刻,极度幸福的时刻,弟子们因幸福而悲伤:他们无法了知,这样的时光会持续多久。
“任何一个上师,他的弘法利生的事业都是短暂的,”上师不久前说:“他在年轻时,中年时已经对有缘弟子宣说了佛的教言,时间一到,他会到另一个刹土去利益众生。当上师离去时,很多人都会感到悲伤。”
此时,上师深邃的心海中映现出弟子的心,那颗依恋的,因过度喜悦而忧伤的心,上师有些感动,开玩笑似地,把它表达了出来:
“现在,我看到你们每个人的表情,一个个好像很慈悲。”
灯火通明的经堂,沉寂高原大地上的光芒,又一个夜晚将悄然逝去,上师叮嘱弟子:“上师传法的时候,大家当以难得之心,将每一字、每一句牢记在心中。华智仁波切、阿琼堪布以及汉地诸大德,在长期依止上师的过程中,由于对上师非常有信心,将上师视为真佛,故而觉得上师所传之法极其珍贵,竭尽全力记在心里……”
弟子们将上师的每一字,每一句,如饮不死甘露,饮入心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