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廷享乐:
1)充分展现出封建帝王宫禁生活的情景;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二、离愁别恨:大周后的去世、南唐削除国号、从善使宋不归等情感的积累;并开始脱去帝王生活的明显印记和轻薄纤巧的作风,由描取外界事物转入表白内心世界,抒写“美好”事物丧失所引起的切肤之痛以及无可奈何的抑郁情怀。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绿窗冷静芳音断,香由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三、囚徒生活:反复吟唱他囚徒遭遇的不幸和亡国愁恨;特别是追怀故国往事,一往情深;
《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重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此外,严酷的囚徒生活促使诗人在不满的同时去思考南唐亡国的原因;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将怀恋、不满、悔恨、怨愤往往与悲愁、伤痛自然交融,集中突现在同一首词中,使得词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思潮波荡,颇具感染力。
总结:
其词在思想内容上具有鲜明的个性:
1、表现人生:集中抒写生活历程、感受、态度、哲学,即使表现离愁别恨这类传统题材,其特点也在抒写个人的生活体验,并随着生活的变迁,词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深化,依然以反映个人生活为特点,使词沿着抒情道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富于真情实感:绝少为文造情,无病呻吟,而且“缘情而发”,具有极为真实的生活感受,且写得真切坦白;
3、词的内容与政治斗争的关系:后期的词作反映了封建帝王亡国前后的生活和思想,一扫往日词中的儿女之态而与政治发生了直接关系,由早期的恋情词、闲适词变为抒写家国哀痛之词,为后代作家扩大词的题材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可贵启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