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俯就恩典接纳安歇的心改变 |
这两次周末班的课,常常有一种感动,就是看到老师俯就的感动。
想想自己,很长时间的心路历程,竟然被“俯就”一语命中了。
近一年半以来,周末班的课,老师的严谨,热情的心,还有怜恤心,总让我对上课有种期盼,觉得是一件很放松很喜悦的事。老师常常也侧耳听我说话,留心我的声音,解答我的疑问。不知道答案的时候,他就抱歉,直说他也不知道。
我发现自己的心态有一点点复杂。我大概知道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老师提问的时候,看似有较长的沉默,其实脑子里在紧锣密鼓,思索什么是标准答案。万一我说错怎么办?不是很丢脸吗?感慨自己真是严密思考的乖乖学生啊。老师表扬我答对问题的时候呢,心里就有些洋洋得意了。
从小到大,真是常常经历这样的深处纠结:这是不是正确答案?还有没有其他可补充进来的?也每每得到赞扬。就这样,我就自认为自己是思考深刻的人了。不经意间,认为比别人想的深刻,我就自视过高了。
然而,因着被俯就心中深深感动,我就看到自己的缺乏。心里的急切寻找答案,和答案相去甚远时的自我失落,是内心还没有安歇下来,是想自己表现出色,赢得肯定。
当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没有安歇,当我看到老师俯就中的接纳时,我看到自己此刻在得医治。
自己的改变也仿佛是悄然的细无声的,没有了和他人的比较,我能自由地问问题,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是否小儿科,哪怕是别人懂的我还未明白的。我不再流连在刚才的受挫和失落中,因为那是我目前的样子,老师也接受我,不对我求全责备。我可以紧跟上老师现在的精彩篇章,不再错过。原来心底的安歇和自由是这样美好。
圣保罗说过:“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 老师的生命折射了这样的美好性情。而这种性情也要借着生命传递。真是极朴素又极美好的话语。
天父的俯就更是这般真实。你在回忆中历历在目吗?你看到俯就中的恩典了吗?
老师的俯就,我就联想到另外一个俯就的画面,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俯就。
我想,因着父母的俯就,俯就中的忍耐、等候,俯就中的指引、纠正和接纳,满有恩慈,又有权威,小孩子渐渐有长大的身量。等到高过你的时候,他也才能俯就在你们面前,向你们坦诚心意。
你是有俯就性情的父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