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的品格》内容简介和专家评价

(2008-03-05 17:53:29)
标签:

奥运

品格

专家

教育

分类: 小小文摘
《奥运的品格》内容简介和专家评价 

内容简介:

 

   1992年,英国的雷德蒙德成功在望,却突然肌肉拉伤,他不愿躺在担架上离开;在儿子梦想破碎之时,父亲拥他入怀,陪他走完全程,告诉他:儿子,即使你是最后一名,爸爸依然爱你,永远爱你!这是接纳的品格。

    1988年,加拿大帆船比赛选手勒比厄在比赛进程中位于第二名位置,但在新加坡参赛船被巨浪掀翻时他搭救落水选手。虽然输掉了比赛,但最终奥委会授予他一枚银牌。奖牌,不光是奖给比赛胜利者的,也是奖给品格高尚者的。这是仁爱的品格。

    24岁时邓亚萍退役了,但她在清华大学勤于学习,她苦学英文,从零起点到2001年在莫斯科代表北京做申办2008奥运会的精彩陈述,真是汗水涟涟。她在英国诺丁汉大学顺利获得硕士学位,硕士论文被收藏在国际奥委会博物馆,2003年她又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并加盟2008年奥组委……邓亚萍懂得更新自己,让生命因为进取而灿烂。

    1992年,女子竞走比赛,对手在幽暗的地道里犯规而领先陈跃玲,但陈跃玲丝毫没想过作弊,她完全遵守比赛规则,因而成为奥运田径史上第一位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遵守规则,凭借实力,奖牌最终会属于你。

……

 

    这是一本给7-14岁少儿阅读的奥运品格故事书。在奥运历史上,发生在冠军、普通运动员、教练和观众等人群身上的美好品格是数不尽的,我们把这些故事归纳在12个大品格中,分别是:接纳、仁爱、顺服、谦卑、节制、诚实、公正、尽责、信心、感恩、更新和坚韧的品格。品格是人生的根基,它让孩子终身受益无穷。

 

    请参与我们的“看奥运,学品格”活动。书内附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十大品格人物评选表”,2008奥运期间每天和孩子收集品格事件,和孩子讨论这些事件和这些人物的品格。引导孩子:我从中学到了什么?和孩子一起填写评选表,投票参与 “十大品格人物”评选活动。鼓励孩子将“看奥运,学品格”活动期间的故事写出来,参与“看奥运,学品格”全国少儿征文活动。
 
 
  

相关评价:

《奥运的品格》讲述的是另一种“英雄”,他们或许不是竞赛场上的获胜者,但却因为他们身上体现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和品格,同样获得了冠军般的尊重和纪念。书中用12种品格串起了30多个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在赛场上表现出的坚韧、信心、仁爱、公正、尽责、诚实成为奥运历史上的珍宝,被人长久传诵。因为,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是人类最美好的品格。

                         蒋效愚 教授,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执行副主席

 

《奥运的品格》(少儿版),一方面我感到格外亲切,另一方面让我对2008年奥运会的认识有了新的视角。当我读到那一个个发生在历届奥运会上的生动的故事时,我为故事的真实和真实故事中主人翁的顽强拼搏、坚韧、谦卑、尽责等精神所感动,更让我看到那些奥运金牌里所蕴藏的仁爱、诚实、感恩、自信等金子般的心灵,这促使我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即如何从品格的角度看奥运。

张梅玲教授,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心理所现代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当工作人员兴奋地为最后一个跑进赛场的瓦希奇拉起红丝带的时候;当勒比厄在比赛时搭救起落水的对手时;当涅莫夫没有对不公的裁决争辩,依然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时;当格兰"坎宁安用布满伤疤的双腿打破了长跑记录时……这些奥运史上精彩的瞬间再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不是因为他们的成绩,而是因为他们所展现的那些人类高贵的品格——接纳、仁爱、坚韧、喜乐、和平,他们得到了比金牌更有价值的尊重。

  沃建中教授,作者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