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人的愤怒——关于钱钟书书信被拍卖的几句话

(2013-06-09 21:54:44)
标签:

钱钟书

书信

杨绛先生

也是集

拍卖

财经

  “此事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我不明白,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私人书信,本是最为私密的个人交往,怎么可以公开拍卖?个人隐私、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多年的感情,都可以成为商品去交易吗?年逾百岁的我,思想上完全无法接受。”

  以上是已故作家钱钟书遗孀杨绛先生最近发表的一份声明。令这位平素低调的102岁老人“思想上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是今年五六月份被高调宣传的两场拍卖会,一是保利拍卖公司计划于6月3日上拍的三封钱钟书杨绛书信,另一是中贸圣佳拍卖公司计划于6月21日举行的一场名为“《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专场”的拍卖会。目前,保利6月3日的拍卖于上拍前被撤拍,而中贸圣佳对杨绛先生还没有回应。

  钱钟书先生已经过世,杨绛先生也已102岁。以102岁的高龄,写出上述如此言辞激烈的语言,可见杨绛先生已经愤怒到何等程度!钱、杨二位都是著名作家,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够占据重要位置的中华文化名人。我们,至少作为评论人的我,都是这二位的读者。对于杨绛先生的愤怒,我们完全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同时,给予声援。我们郑重敦促中贸圣佳,请你们学习保利的做法,尊重杨绛先生的意愿,做出撤拍决定。如果在6月21日钱钟书先生的书信仍然出现在拍卖会上,我们将永远对这家拍卖公司予以鄙视,鄙视他们对文化的不尊重,鄙视他们对文化名人的不尊重。

  从拍卖引发与拍品直接关系人愤怒这件事引申,我们要评论的是中国文化向何处去及中国道德如何重建的问题。私人信件在未征得其关联人同意的情况下被强行拍卖,这不仅是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信任的道德问题。杨绛先生电话中对信件的唯一收件人说:“我当初给你书稿,只是留作纪念,通信往来是私人之间的事,你为什么要把它们公开?这件事情非常不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杨绛先生质问收件人时,其实杨绛先生也很明白,这都是为了一个字——钱,不是钱钟书的“钱”,而是金钱的“钱”。

  为了钱,可以置多年的友情和文化来往于不顾,这只能说明在大环境的熏染下,某些文化人的良心与道德都不知让什么给吃了。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让风吹走了,良知、信任、道德和友情,如今都敌不过一个钱字。文化人尚且如此,其他阶层的人的景况,就可窥一豹而见全身了。事已至此,能够让我们见到一丝光明的是,保利拍卖公司在得知杨绛先生的态度后,于第一时间将三件相关拍品撤拍,并且明确“为进一步表示对钱钟书与杨绛先生的尊重,特此在拍卖会开始之前发表此公开声明”。

  不尊重别人的人,他就没有了起码的自尊;没有道德底线的社会,“让人有尊严地活着”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当文化的终极目标只剩下一个钱字时,所谓的“文化大发展”就是对中国梦的亵渎。法律如果没有对文字创作者个人隐私的保护,公民如果没有对独立、自由、尊严的拥有,还谈什么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将何以立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