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梦与鲁迅梦——品读鲁迅

(2013-05-05 17:56:19)
标签:

中国梦

鲁迅

文化

    今天来谈鲁迅,似乎不合时宜。


    鲁迅已经逐渐被人淡忘。这种淡忘,有些是因时间流逝的自然淡忘,有些是人为的强制性淡忘。比如,中学教科书中鲁迅的篇章逐年递减。或许有些人以为,不让新生代读到鲁迅的作品,鲁迅自然就被淡忘。


    真的会这样吗?不尽然。好的作品,即使封存千年,它仍然会闪耀思想的光芒,就像金子,就像宝石,你可以把它们埋在土里,但你无法使它失去光芒。鲁迅也是这样。


    当今的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那么,中国梦是什么呢?我们每个人都有梦,实现中国梦,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些什么呢?此时,我们如果品读一下鲁迅,可能会对自己理解中国梦并投身中国梦的实现,多一个层面的理解。


    鲁迅以批判著称。读鲁迅的文章,可以感知到他总是生活在一种对现实的愤懑之中,“看不惯”是鲁迅文章的常态。那么,鲁迅的批判,鲁迅的看不惯,和中国梦有什么关系呢?


    笔者想说,鲁迅和中国梦的关系很大,鲁迅的所有对时弊的批判,都源自他对中国梦的追求。“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他心中的中国梦,圆满、美好、公平、正义、大同、富足、诚信、谦逊、发达、坦诚。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上述的这些词汇都不是现实,而恰恰是相反。所以,鲁迅就充满了批判,就只剩下了批判,而内心中,鲁迅是中国梦的最强烈追求者,只不过他使用的方法很另类。


    对于中国梦,鲁迅走的是一条最不易被人理解的路,并且也是最艰难的一条路。然而,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正义的知识分子应该走的路。鲁迅用抨击时弊的方式,诠释他对中国梦的理解。鲁迅思想的彻底性,鲁迅批判立场的彻底性,正在于他的批判是建立在充分的自我反省基础之上的,他把他的批判首先指向自己,他不仅不能容忍整个社会的对美好的亵渎,同时也警戒自己,要做匕首和投枪,去坚持批判。


    鲁迅抨击时弊,目的是消除时弊,让中国变得更好,这其实也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事。鲁迅当年抨击的时弊,今天仍有存在,或者在某些方面十倍百倍地膨胀,甚至恶化,比如高官贪腐,比如道德及秩序的迷失,如果我们不去正视这些时弊,或者不允许去抨击这些时弊,那中国梦还能实现吗?鲁迅说:“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了。”实现中国梦,需要的正是纯粹之师、精锐之师。


    我们之所以今天谈起鲁迅,是因为鲁迅的文章在当下仍富有生命力。品读鲁迅,思考鲁迅梦与中国梦,不人为地淡忘鲁迅,对实现中国梦大有帮助。让我们记住鲁迅这句话:“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心中的“巨大的建筑”,就是我们今天所为之奋斗的“中国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