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境评价 别再做一些无意义的事

(2012-06-14 10:07:52)
标签:

环境

蓝天

空气

质量

污染物

环保局

财经

  环境好不好,要看“蓝天数”,而官方公布的“蓝天数”,又总是受到公众质疑。北京市环保局近日决定,从今以后,“蓝天数”这个词将不再出现,今后取而代之的是与市民感受度趋同的区域污染物浓度。

  不再用“蓝天数”这个似是而非的数据向公众公布空气质量,是北京市对环境质量的评价从实际出发的一个进步。此前北京市环保局每月公布当月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这一天数也被称为“蓝天数”。有较真的市民坚持用相机拍下一整年的天空,以此对比环保局公布的“蓝天”个数,提出“蓝天不蓝”的说法。这实际上就是对官方数据的不信任。对此,环保局的官员曾回应,称“蓝天”评价的空气质量,与天气以及天空的颜色无关,阴天空气质量达标了也是“蓝天”。

  我们无须做过多的思考,都能从上述这个回答中看出环保局官员的思辨能力。既是“蓝天”,又“与天气以及天空的颜色无关”,这令人很是无语,如果是译成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如此这般的汉语表述会令翻译很为难。好在北京市认识到这个词与自己实际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差异,决定弃用“蓝天数”,改用“区域污染物浓度”对北京市的环境质量做出评价。从做无意义的事到根据实际调整自己,北京市的决策是尊重公众的表现。

  以前我们不关注环境,因为环境无需关注,经济不发达、社会整体处于缓慢发展时,环境变化并不大。现在不同了,中国正处在一个重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的十字路口,正在走一条“发展——污染——不可忍受——用发展所创造的财富治理环境”的老路。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各级决策者认识并不统一,许多地方政府的决策人,在政绩观的驱使下,把追求GDP的增长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这个数据是真实的,是与自己的官途挂钩的,而环境质量看不见摸不着,等到河水都黑了,天空都灰了,这个官员可能都升迁到更高一级岗位了,他无暇考虑环境的污染与否。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环境评价最近是个大热门,从环保部官员到外交部官员,都不容回避地就此发表了答记者问。我们不否认中国的环境观念比10年前有了进步,也不否认责任部门在改善环境上做了努力,但某些人所持的一个理由无论如何不能成为“理由”,既“中国不能和美国比,美国完成工业化了,用美国环境质量评价中国不可以,中国环境不好是因为国情不同,环境污染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等,这样的理由如果成为共识,中国作为大国,是对国际社会、对地球环境的极大破坏,是对人类(包括我们自己)和所有动植物的极大不尊重。环境保护是科学,与其他的什么因素并不相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