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消失90万个自然村土地都干什么了
(2012-06-08 22:55:40)
标签:
冯骥才中国自然村文化遗产财经 |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上,冯骥才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中国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他的原话是:“因为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所以存在的自然村是‘巨量’的,但近年来消失得太快了。在2000年时,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270万,也就是说,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冯先生是著名作家,近年来致力于民俗保护。冯骥才透露这组数据,是从保护古村落的动机说起的。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自然村的消失,的确很是令人唏嘘。我们一方面大张旗鼓地鼓吹建立文化强国,一方面毫无怜惜地损毁祖辈千辛万苦构筑的文化遗产。在某些人眼里,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文化强国,仅仅是以文化大发展的名义实施文化大挣钱,他们眼里的文化仅仅是发展动漫产业,开口闭口说的是动漫产业可以创造多少GDP。冯骥才先生为民俗保护和自然村落保护奔走呼号,与那些打着文化的旗号给自己挣大钱或搞政绩工程的行为,是对文化这两个字完全不同的诠释。什么是文化,需要我们细细思量。
与冯骥才先生的角度有所不同的是,笔者想从自然村消失以后,那些腾出来的土地都用作什么了,来思考一些问题。
客观地说,中国城市化进程如此之快,谁也无法预料,自然村的消失与城市中名人故居、名胜古迹、老格局街巷的消失,一样令人无法阻挡。自然村的土地如果恢复为耕地,用于农业生产,那么还可以令人接受。如果自然村消失后,其土地用于建设开发区,而开发区又大量地开发后处于闲置,那么自然村的消失就很是得不偿失。与冯骥才先生观点不同的是,近日笔者接触到一些学者,对自然村合并持肯定态度,其观点的核心是,保护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并不困难,如果将中国的自然村有计划地合并、减少,增加上亿亩的耕地面积将成为现实。这是一个两难,如何协调解决,目前看尚无头绪。
自然村的消失,其根本原因是发展。发展速度快,城镇化速度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村落逐渐空巢化,必然引发自然村逐步消失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既不能停止发展(在有些人的观念里甚至都不能减缓发展,不能适度调整一下前进的步伐),又想保护传统,只能各唱各的调,形不成既保护又发展的协奏曲。如果仅就自然村保护的话题来议论,笔者建议,中国应尽快成立一个由副总理一级牵头的有实权的文化发展委员会,科学地、有序地落实中央全会文化大发展的宏伟蓝图。在中国,仅靠一个文化部这个只管文化团体的部门,很多文化上的事难以统筹管理,更谈不上统筹规划,如果没有对文化发展的国家级层面的统筹规划,民间人士如冯骥才们,眼瞅着文化遗产的灭失,只能是说一说、干着急而已。
冯先生是著名作家,近年来致力于民俗保护。冯骥才透露这组数据,是从保护古村落的动机说起的。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自然村的消失,的确很是令人唏嘘。我们一方面大张旗鼓地鼓吹建立文化强国,一方面毫无怜惜地损毁祖辈千辛万苦构筑的文化遗产。在某些人眼里,发展文化产业,建立文化强国,仅仅是以文化大发展的名义实施文化大挣钱,他们眼里的文化仅仅是发展动漫产业,开口闭口说的是动漫产业可以创造多少GDP。冯骥才先生为民俗保护和自然村落保护奔走呼号,与那些打着文化的旗号给自己挣大钱或搞政绩工程的行为,是对文化这两个字完全不同的诠释。什么是文化,需要我们细细思量。
与冯骥才先生的角度有所不同的是,笔者想从自然村消失以后,那些腾出来的土地都用作什么了,来思考一些问题。
客观地说,中国城市化进程如此之快,谁也无法预料,自然村的消失与城市中名人故居、名胜古迹、老格局街巷的消失,一样令人无法阻挡。自然村的土地如果恢复为耕地,用于农业生产,那么还可以令人接受。如果自然村消失后,其土地用于建设开发区,而开发区又大量地开发后处于闲置,那么自然村的消失就很是得不偿失。与冯骥才先生观点不同的是,近日笔者接触到一些学者,对自然村合并持肯定态度,其观点的核心是,保护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并不困难,如果将中国的自然村有计划地合并、减少,增加上亿亩的耕地面积将成为现实。这是一个两难,如何协调解决,目前看尚无头绪。
自然村的消失,其根本原因是发展。发展速度快,城镇化速度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村落逐渐空巢化,必然引发自然村逐步消失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既不能停止发展(在有些人的观念里甚至都不能减缓发展,不能适度调整一下前进的步伐),又想保护传统,只能各唱各的调,形不成既保护又发展的协奏曲。如果仅就自然村保护的话题来议论,笔者建议,中国应尽快成立一个由副总理一级牵头的有实权的文化发展委员会,科学地、有序地落实中央全会文化大发展的宏伟蓝图。在中国,仅靠一个文化部这个只管文化团体的部门,很多文化上的事难以统筹管理,更谈不上统筹规划,如果没有对文化发展的国家级层面的统筹规划,民间人士如冯骥才们,眼瞅着文化遗产的灭失,只能是说一说、干着急而已。
前一篇:我们对环境监测应秉持怎样的态度
后一篇:环境评价 别再做一些无意义的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