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汽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最难解的难题

(2011-04-25 17:05:29)
标签:

财经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规划系列评论·之八

  交通是血脉。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如今中国城市血脉不通,这又是一个普遍的症状,“脑血栓”“心肌梗”“动脉硬化”等等医学名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中国城市交通。城市发展规划必须正视交通发展,别让城市化进程被交通堵住。

  发展太快是堵的根本原因。党中央近来在所有涉及发展的表述中,都用的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中央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而不是无序发展、盲目发展。如今我们的汽车发展,是不是无序、是不是盲目,笔者不敢妄下结论,但发展的结果已经造成严重拥堵,我们就该反思一下发展的方式。2009年1300万辆的产销量,今年据说还要站上1600万辆的高地,这个带着庞大数字的铁家伙都从汽车厂拥向城市,哪能不堵。截至2010年8月8日,北京市机动保有量达到444.3万辆,驾驶员达到604万人,仅7月份一个月,全北京共净增机动车5.2万辆,净增驾驶员4.2万人。这样的“发展”就是添堵。

  规划滞后是堵的另一个原因。纵观中国城市布局,无论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基本看不出有什么规划意图,唯一能体现规划的就是形象工程——超大的城市广场和超规格的党政办公大楼。北京有个CBD,也就是中央商务区,建设初期,规划上对交通的描述详尽备至,但几年下来,当大楼从沙盘变成现实以后,纸面上那些美丽的描述却没有变成事实,原因是汽车增长太快,规划时根本没有料到。如今的CBD是北京交通拥堵的一个缩影,每天多达数十万辆的车在核心区3.99平方公里和周边道路上踯躅爬行。规划滞后还表现在许多新建小区,北京东部有个双桥地区,双桥地区有个居民小区,这个小区的居民吃透了规划滞后之苦,建成4年方圆两公里内竟然无正规道路进出。

  限制不足是堵的第三个原因。生产上,中国汽车业急于要争全球老大,加速度上量。流通渠道上,经销商最大希望就是新车从生产线上让消费者直接开走。城市为增加税收,对汽车销售也是网开一面。流水线下来的最大体量的民用工业产品,就这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流向城市。全国大城市中,只有上海坚持对新车上牌照加以限制。北京市交管局最新统计,今年以来,进出京的车辆大幅度增加,日均达到55万辆,外埠货车流量每天达7.5万辆,每逢周末,京藏、京承、京港澳等高速公路拥堵突出。杭州西湖周边,每逢周末车辆拥堵不堪,那种“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早已被汽车的工业景象淹没。

  汽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最难解的难题。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人知道它如何解。作为评论,我们摆出现象,提出问题,没有结论,因为我们每天也在堵车中堵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