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探讨一下宗教行为中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常见精神疾病有多种分类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第五章的ICD-10标准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DSM-IV标准,我国精神疾病分类以及诊断标准,简称CCMD-3标准,将有关精神疾病分为十个大类。这里,根据宗教行为中心理精神疾病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分类标准,着重将宗教行为中常见心理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敷演如次:
1、过度的悲心涌动(属于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2、梦中飞升(《楞严经》:纯情则堕,纯想则飞)
3、梦上师示现
4、梦中坠落(可能是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或者夜惊的症候)
5、多梦
(1)由于性欲导致的情志不舒
(2)久坐伤阴的禅病
(3)焦虑情绪
(4)戒律桎梏(神圣与罪恶的心理交战,甚至导致双重人格的产生)
6、梦魇(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的范围)
7、修行决疑
8、幻视幻听(属于偏执性精神障碍)
9、固执和执着(属于偏执性人格障碍)
10、傲慢(属于病理性激情)
11、恐惧症(属于神经症中的恐惧症)
12、神光自现证(归于躯体疾病所导致精神障碍中内脏疾病所导致精神障碍)
13、心境恶劣障碍(属于持续性情感障碍)
14、嫉妒(属于持续性情感障碍)
15、神经官能症(属于轻型精神病,太过于执着事相或者偏重禁忌)
16、心热脾虚神经衰弱症(属于性格缺陷等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17、抑郁症
18、悲观厌世(属于恶劣心境)
19、心因性腹痛(属于精神障碍中躯体化障碍的一种)
20、痴呆
21、脏燥(属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范畴)
22、癫痫
23、癫疾(属于精神分裂症和反应性精神病)
24、谵妄和谵语(属于症状性精神病)
25、狂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癔病)
26、精神分裂
27、自杀行为
28、双重人格(属于分裂性人格障碍)
29、癔病(走火入魔)
30、脑萎缩(属于脑变性病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31、植物神经紊乱
32、植物人
33、邪师说法
34、擅用术数
推荐图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