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形象最差官员”是怎么“炼”成的

(2014-05-29 08:18:37)
标签:

尊严

网络时代

不可能

学校

总体

杂谈

分类: 所谓时事
据报道,近日发布的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称,官员形象危机呈“多元高发”态势,群众认为2013年形象最差的官员群体依次为:城管、学校领导、医院领导、村干部、警察、国企领导和民政干部。
   
经常关注新闻的网民,也许会对这个形象排名更加心有戚戚。总体而言,这份官员形象排名,和官员所在领域负面新闻的多寡是成比例的。以排名居首的城管来说,长期就是媒体报道的“负面主角”。虽然从理性的视角看,不能因为个体官员的违法违规,而将整个群体标签化、污名化。但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官员形象要想完全不受负面新闻影响,也是不可能的。
   
何况,官员形象被负面新闻所累,只是表象,问题的根源还是官员自身是否真的无辜?最简单的道理是,虽然媒体的报道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但也是现实的集中反映。就拿城管来说,暴力执法、临时工执法的现象层出不穷。从新闻价值本身来说,一再出现的类似事件,其新闻价值早已“贬值”,如果不是恶性事件一再冲击人们的认知底线,媒体或网民只怕早就失去了围观兴趣。
   
位居形象“差评”前三名的学校领导、医院领导也是如此。这些年学校领域、医院领域的恶性事件,也是屡见不鲜。校长性侵女学生的丑闻,多到令“校长”二字都变了味;看病贵、医患冲突的频发,想必也是医院领导形象受累的原因。
   
所以这个排名带来的启示,除了可简单推理出的,官员个体的违法违规会污损官员整体形象之外,恐怕还需要有更深入的反思。同样是官员,为什么不同行业的形象会有巨大差距?尤其是同属执法类的城管和警察,同属服务类的学校领导、医院领导和民政干部,为什么也差距甚大?不可能是因为人以群分,进入学校和医院的官员素质,比进入民政系统的普遍高出很多,最关键的因素恐怕还在体制。
   
位列官员形象不佳前三的,可说都是近年体制反思比较多的领域。城管本身的定位含混不清,有无执法权在法律上都存在争议,混乱的体制之下,执法一线的乱象就难以避免。医疗行业也是如此,以药养医等制度的存在,让很多医院走上扭曲式发展的道路,医院领导当然就无法独善其身。
   
所以官员形象排名是一面镜子,更是一记警钟。对官员自身来说,需要常常对镜自省,自己的一着不慎,损害的可能是群体形象。这种对形象的损害看似无形,其实后果是很现实的。经常遭遇不理解,甚至被呼吁解散的城管,对此一定深有体会。
   
更重要的是,身为局中人的城管、学校领导、医院领导等,也要合力推进各自领域的改革,厘清各自的职责定位,依法履职,尊重民众权益,也是改善自身形象、捍卫自身尊严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