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先改掉“不卫生”习惯吧
(2010-01-06 17:56:15)
标签:
保障性住房贪腐公权力过街老鼠易中天广州市杂谈 |
分类: 所谓时事 |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试行)》今起公开征求意见。卫生习惯不好的保障房住户要小心了,不小心吐了七次口香糖,也可能面临被收房的危险。这些轻微违规行为还包括乱扔果皮、纸屑、烟蒂等,在公众地方随地吐痰、便溺,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元宝、柴火,乱停、乱放机动车辆、单车、残疾车等,都将被扣3分。扣20分,房屋即被收回。
易中天先生最近接受媒体采访说过一个观点,政府不该管道德。因为政府管道德,无非担任两个角色,一是倡导者,二是仲裁者。如果要当倡导者,官员就必须是全民的道德楷模,否则一旦出现贪腐,会导致政府威望尽失。如果要当仲裁者,则容易利用手中公权力把道德裁判变成“法外施刑”,把有道德污点的人变成“过街老鼠”。(详见易中天博客)
不得不佩服易先生的先见之明,广州很快用实际行动反证他的观点。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中提到的很多是属于文明习惯、社会道德范畴。相信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倡导讲文明原本也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管理办法之外。如今官员贪腐,执政“不卫生”的习惯比比皆是,自己的“不卫生”习惯没改掉,来苛求在恶劣生存环境中的困难群体,自然很容易引起反感。民意最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所以这样的办法出台,用易先生的话说,“会导致政府威望尽失”。一旦这个扣分办法实施,则会演变成易先生担忧的状况。政府用手中的公权力,把有点不良卫生习惯的困难群众变成“过街老鼠”,无家可归。
保障房不是政府给困难群体的施舍,是一种职责所在的服务,所以随便捆绑附加条件,本就是一种“不卫生”的执政习惯。现实中,我们也常常见到有官员用“不卫生”的办法追求卫生,比如彻底取缔流动摊贩追求市容整洁,用一堵墙把垃圾遮起来创建卫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