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读书时间 |
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个女孩子,当时21岁,她告诉我她那样的年纪,回家父亲还经常帮她洗头。她的意思是她那么一个人人都宠爱的女孩,做了我一个同学的男朋友,为什么他还不懂得珍惜,不说帮她洗头吧,最起码也应该帮她排队打水阿,上课帮她占座位阿?他不帮她做点什么她怎么能知道他是在爱他呢?这种用“女儿”的心态,去要求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的只怕不是少数。当然,爱是需要付出的,但用对自己够不够好的标准去判断和维系一段感情,其实是很危险的。
这种标准还有另一种变形。以前看王朔的《过把瘾》,女主人公杜梅有台词:“伺候你吃伺候你喝,每天把一切都给你弄得好好的,家里的大小事不都是我在忙,用你操心过一点么?瞧你都胖了,还不满足?你满世界打听打听去,上哪儿找我这么贤惠又能干的老婆?”这种以老妈的心态来对待感情,最后的结果也是小吵不停,大吵不断,最后离婚了事。
不记得以前在哪看过,婚姻其实是男女身体、感情、人际关系三个层面的结合。可是我们的婚姻常常是以门当户对,或者对方对自己够不够好为标准,结合以后出现的问题再用一方是不是勇于承担责任,是不是愿意牺牲来挽救。在一个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年代,或许问题还不大。传统中国人的忍耐力一向是无限度的。但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年代,掩盖的问题就太容易被诱发了。
当然,这么说不是为男人开脱。任何一个失败的婚姻或感情,责任肯定都在双方。中国的婚姻就像中国的人际关系一样,常常“君子始小人终”。因为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于是“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只要对方对自己好,就很容易交出自己。等发现自己要的是什么,或者发现对方对自己不够好了,悲剧也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