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通之潮起

(2019-04-04 12:15:39)
分类: 特别策划

三通之潮起

三通潮起

说者有意,闻者动情

上世纪90年代末,一次厦金两地公务活动中,厦门市台办负责两岸联络工作的张保卫将厦门金胞联谊会会长颜达诚带到金门,这是颜达诚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回到金门。他的堂哥、时任金门县副县长颜达仁很激动地握着张保卫的手说,“你是怎么把我弟弟带过来的?我们还有4000位金胞兄弟在厦门,你把他们一起带过来好不好?”

说者有意,闻者动情。就这样,张保卫萌生了推动两岸三通的念头,并向自己的领导、时任台办主任孔长才汇报,两人不谋而合。事实上,不只是孔长才张保卫这么想,当时两岸民间对于开放“三通”的呼声越来越高,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求尽快开放厦金直航。两岸三通,已经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然而,从构想到付诸实施,厦金直航前后经历了厦门提出构想获中央支持、金门民众向台当局强烈抗争、台湾民意代表闯关直航、台湾立法机构通过“离岛条例”、两地实现直航等几个阶段。经过两门人民几年来的共同努力,2001年1月2日,海峡两岸终于打破52年不能直接往来的隔绝历史,实现了厦门与金门的人员和船只的第一次直航,人们称之为“小三通”。

自此,两岸三通大幕徐徐拉开,尤其到2008年之后,两岸正式实现通商、通邮、通航,从客运先通到客货并举,再到更广泛更深入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今天,当年缘起“帮助金胞兄弟回家”的“小三通”,已在两岸同胞澎湃的民意中,开创扩大成为全面直接对话交流的“大三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