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台籍医生庄忠训:海沧的机会吸引人,土地更黏人

分类: 封面故事 |
7年前,抱着试试的心情,庄忠训第一次来到海沧,到长庚医院执业。不成想,这一试,就是7年。长庚医院虽然台籍医生很多,但像自己这样一呆,就这么长时间的,庄忠训笑言,目前是这里的唯一了。
从漂流到居留。出生于台湾彰化的庄忠训,在台北念完大学后,先后在桃园、台南等地从事医疗服务,而后又到江苏昆山,几经辗转,庄忠训最终选择在海沧落脚。谈及在这里的生活工作,庄忠训说到最多的就是“轻松”、“熟悉”。
遇见老乡找到了归属感
看中大陆医疗发展的活力,2011年,庄忠训跨海而来。海沧虽不是他到大陆的首站,却是他的终点站。
在台湾现有的健保制度下,个人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而大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医疗产业需求旺盛,能够为台湾医疗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抱着这一愿景,庄忠训来到了海沧,选择到长庚医院服务。
事实上,这也是庄忠训第一次到厦门、第一次到海沧。在这之前,他对当地的一切认知并不深,只是当时刚好有这样的机会,很自然地就来了。
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一切都很相似,虽然是新环境,但没觉得需要适应的过渡期,庄忠训坦言,因为自己本身也都是讲闽南话,一切都过得蛮轻松的,很快就找到了归属感,甚至在接诊对象中,找到了不少老乡。
回到这里,无异于回家一般。庄忠训祖籍漳州南靖,工作中、生活上遇到庄姓的患者、朋友,常常一问,大家都是从同一地方迁徙过来的,他说,海沧当地也有一个叫作祥鹭的村庄,整个村也都姓庄,也许迁徙轨迹不一样,但根源是相同的,这让庄忠训倍感亲切。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庄忠训总是不由自主地会蹦出一些闽南语的话语,他坦言,说闽南语,是他融入海沧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平日里,庄忠训面对的患者,多来自闽南周边地区,用闽南语跟患者沟通,往往能有效地缓解他们紧张、不安的情绪,而且用他们平日最熟悉的语言,表达症状,也往往更清楚,在庄忠训看来,这是双赢,他能够全面了解病情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对患者而言,对自己也会更信任和放心。
除了亲切、熟悉,庄忠训也感受到了海沧不断迸发的活力。不断完善的交通、不断优化的环境以及不断提升的医疗服务等,庄忠训坦言,自己实实在在地感受着这些变化。
过去,这里打的,很多司机觉得远,再加上比较难拉到回头客,不愿意来,这几年来,不仅交通选择更为多元,而医院的环境,因海绵城市建设得到了切实改善。
如今,走进位于新阳主排洪渠旁的长庚医院乐活岛,福建省首个PPP项目已见成效。只见在住院楼后方,园区绿道,蜿蜒绵长,两侧绿植郁郁葱葱,一口清澈的水池点缀其间,用庄忠训的话来说,眼前新增一片绿意,无论是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会感到十分惬意的。
优先享受惠台措施感觉棒极了
山清、水绿、天蓝、海阔,绿意,放眼海沧,生态长卷,在大平台上一一写就。得益于丰盛的生态资源、温和的气候,海沧成为无数游客的目标。庄忠训告诉记者,在海沧长庚医院执业的这几年,他发现不少老人家是特别从北方过来,把海沧作为自己的养老归宿。
7年来,庄忠训不仅在这里工作,还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这里,他结识了上海老婆,如今一家三口早已把家安在这边。
过去,曾经担心小孩教育衔接的问题,但这些担忧似乎也多余了,这些年来,除了公立的,各种民营的以及国际学校越来越丰富,相对早期,提供了我们更多的选择。
平日里,工作之余,庄忠训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带着家人逛逛野生动物园、爬爬天竺山、吃吃农家菜,尽情享受绿色生态的愉悦。他坦言,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不断铺展开来的绿化以及不断崛起的商场、酒店等,无不让他感受到海沧的生活宜居。现在,庄忠训不定期走进海沧街道、社区,做急救的救援教育,在与在地居民的互动中,感受着浓浓的人情味。
同时,各种形式的两岸文化节举办、社区营造等,更让庄忠训体验到浓浓的台味,如同在家一般。
海沧的机会吸引人,土地更黏人。作为对台交流的桥头堡,庄忠训在厦门、海沧还优先享受着各项惠台措施。
今年初,大陆此次出台的31条惠台措施中,有3条涉及医学及医疗行业,内容包括在大陆就读医学的台湾学生以及台湾医师获取大陆医师资格、申请执业等相关问题。
作为大陆最早开展台湾同胞职业技能鉴定和任职资格评审的省份之一,福建在两岸医疗交流合作中,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庄忠训坦言,因为福建是属于有先行试点的医院,自己在这边执业,就是依照短期行医证,三年签一次,(期限)满了以后再申请执业,从新的31条惠台政策来讲的话,其实自己在这里早就享受到这个相关的政策。用他的话来说,这次惠台措施的推出,对于有意到大陆发展的台湾医疗人才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优先享受到惠台措施带来的便利,庄忠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直言棒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