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拓荒者”张育琦:海沧给了台籍人才很大的施展舞台

分类: 封面故事 |
今年9月7日,2018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在海沧开幕。快闪、朗诵、陶埙、国学吟诵、戏曲舞蹈……开幕式上好戏连台、气氛热烈。其中,有一群演员格外引人注目——海沧台胞社区主任助理。他们中不仅有担任主持的,编排舞蹈的,表演戏曲的,还有20余名台胞主任助理自发组成的“台胞汉子合唱团”。
“当《龙的传人》前奏响起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终于卸下了持续一整晚的紧张,可以全身心融入这个舞台了。”开幕式的主持人、海沧43位台助之一的张育琦坦言,虽然面向数百人说话对她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但这是第一次站上乐活节的舞台,心情难免激动。
事实上,海沧为张育琦提供的舞台并不仅仅于此,自从2012年来到厦门以来,张育琦获得了各种展示平台,使她得以将自己的才能尽情施展。如今,张育琦已是享誉两岸的“心灵拓荒者”,每年有近半时间在外出差讲课,但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回到海沧,为海沧的社区治理贡献力量。
事业发展的福地
2008年,张育琦登陆发展,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哈尔滨等城市工作生活。后来,她在机缘巧合中认识了厦门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高瑞华,后者举荐她进入一家大型企业工作。“高总是我的贵人,而海沧是我事业发展的福地。”张育琦告诉《台海》杂志记者,来到海沧工作后,她多次参与筹办公益活动。在2013年和2014年,她还连续两年参与举办了两岸千人公益健走活动。
2016年,张育琦离开公司,拥有了全新的身份:创业者和创业导师。告别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后,张育琦将更多精力投入自己热爱的公益事业中。其中,成为两岸义工联盟实训基地轮值主席、志愿服务队队长等经历,真正开启了她深耕海沧、热爱海沧的日子。
张育琦持有多本国际通行的心理学专业证照,同时也拥有极具感染力的演讲技巧。不过,对于一名职业讲师来说,能否打开知名度也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至今仍然非常感念,是海沧把我从幕后推到了台前,把一次又一次面对媒体的机会给了我,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我。”张育琦回忆说,当她越来越广泛地参与海沧的大小活动后,海沧区上下,无论领导干部还是居民群众都对她的作为表示认可。尤其是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们,更是充分相信她的能力,认为她尚有未发掘的潜能。于是,在许多平台和场合,张育琦常常代表台胞,甚至作为海沧代言人发声,各种采访报道见诸报端。就这样,在短短几年间,张育琦的名气在业内外持续高涨,成为两岸小有名气的心理导师。邀约讲课的信函从各地雪片般飞来,她的事业登上了全新的高度。
因为感恩海沧带给自己的帮助,当张育琦得知海沧准备推出台胞社区主任助理的两岸同胞社区共建模式时,她欣然应聘。“开始时我以为是以类似顾问的形式参与社区营造工作,但后来发现是要坐班,还会发工资,这让我压力非常大。”因为工作的关系,张育琦常年大江南北到处飞,在厦的时间很不固定。她认为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便向主管部门请辞。不成想海沧区非常人性化,同意让她有空的时候再来参与社区共建,工资以在岗实际天数发放。这让张育琦深受感动,她决定不拿一分工资,但只要她没有出差,一定尽可能地参与到海沧的社区营造工作。
“海沧让我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海沧,是我对这份情义最好的回应。”张育琦说。
无处不在的人情味
因为习惯,张育琦和家人在厦看病时通常选择到位于海沧的厦门长庚医院,也因此和院内医护人员结下情谊。一次,张育琦的婆婆突发疾病,需要马上开刀做手术,但是儿子儿媳都出差在外。“这时,主刀医生,也是我们长久以来认识的朋友问我相不相信他?如果相信他的话,一切交给他来处理就好。”张育琦听完这句话,眼泪马上掉了出来。“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能够在海沧遇到各种各样的好人,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上。”
目前张育琦住在岛内,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海沧,她考虑在海沧买房。身边朋友知道后,纷纷出谋划策。“考虑到我经常要从机场往返,住在海沧大桥上桥口附近会比较方便。有位区里的领导恰巧住在那附近,便极力推荐我买在他那个小区。他不仅向我详细介绍了小区的交通、环境、物业等情况,还主动帮我打听小区的房屋出售情况。其实以他的身份来说完全不需要亲力亲为做这些,但他就是出于一份兄长的关爱,希望我这个台湾小老妹能够在海沧住得舒心。”张育琦告诉《台海》杂志记者,她到过大陆数十个城市,见过的政府官员数不胜数,海沧的领导干部是她所见过最有亲和力和人情味的。
采访中,张育琦向《台海》杂志记者坦言,“在来海沧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这么多事,会做这么多事。是海沧让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我想,这也是有这么多台胞热爱海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