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桥头堡 在鹭岛唇枪舌剑

分类: 特别策划 |
除了福州,厦门是目前大陆仅有的允许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设立代表处的城市。厦门吸引了一批台籍律师,据不完全统计,在厦实习、执业的台籍律所、台湾律师事务所驻厦代表处数量名列前茅。他们为何爱上厦门?执业现状如何?对未来有何规划?本刊记者深入走访。
抢占桥头堡 在鹭岛唇枪舌剑
厦门成为台湾律师登陆说法的重镇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台籍律师和台湾律师为何钟爱厦门?首先得从厦门抛出的一连串橄榄枝说起。2009年5月17日,国台办主任王毅在首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的八项惠台措施之一就是“许可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在福州、厦门两地试点设立分支机构,从事涉台民事法律咨询服务”。这是国家充分考虑到福建的特殊地位和先发优势作出的重要决策。
2010年,经司法部批准,福建省司法厅发布了《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在福州厦门设立代表机构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同年,7家台湾律师事务所获得职业许可证,正式进驻福州、厦门,其中厦门占4家,分别是台湾地区叶大慧律师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冠纶国际法律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大然法律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永然联合法律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
2013年9月22日,台湾叶大慧律师事务所驻厦代表处在厦门举行开业庆典。代表处之所以选择“试水”厦门,正是看中“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先行先试区域,在未来两岸经贸情势上有更多的机会,会吸引更多台商前来投资。图/陈怀安
尽管执业受限但仍持乐观
经过五年运营,这些台湾律师事务所驻厦代表处的生存状况如何,其自身优势是否得以彰显,又面临哪些困境?带着这些疑问,《台海》杂志记者首先上网登陆查询上述4家代表处的相关资料,希望能从网上找到相关律所的联系方式,却始终只找到一家“台湾广和两岸法律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
循着网站上的地址,《台海》杂志记者前来一探究竟,原来此代表处的前身是大然法律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是首批通过批准设立的台湾律所代表处之一,也是一家实际在积极运作的代表处。代表处不大,整洁干净,平日主要由三位大陆助理负责日常事务,遇到处理案件时,首席代表蔡文彬便特地从台湾飞来厦门。不过,即便没有案子,蔡文彬也会时常飞来厦门。
由于目前《实施办法》规定,台湾律师事务所在闽代表处现在接到最多的主要是来自大陆各地的涉台婚姻及继承案件。而当初选择进驻厦门,广和原先考虑的是丰富的台商资源,经过调整,目前,该代表处服务重心有所转移,主要提供涉台法律事务咨询,并为赴台诉讼、赴台投资等事项提供与代表处台籍律师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即便执业范围受限,代表处依旧对大陆这块市场的前景,抱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只要能保本就算赚到。
同一栋楼办公的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涉台法律事务部主任杨朝玮感慨地告诉记者,驻厦代表处业务范围有限,运营成本比挂职在大陆律师事务所的台籍律师更大,加上厦门与台湾太近了,台商遇到法律问题,很多都是选择回台找熟识的律师事务所,并且,现在厦门拥有不少执业资格的台籍律师,提高了以往台商与大陆律师所因双方存在信任度、忠诚度等落差而导致的满意度。总体而言,驻厦代表处案件量还不是很大,因此,他对这些年里蔡文彬坚持穿梭两岸,提供法律服务表示佩服。
“佩服”二字的背后又折射出什么?记者在随后两家驻厦代表处的走访中,发现排兵布阵五年,尽管这几年来尝到的果实还不是很饱满,依然坚守的驻厦代表处,抢占“桥头堡”的意味依旧浓厚,依旧看好两岸事务前景。

多为台商提供法律服务
“当初就是看好才会来。”台湾冠纶国际法律事务所所长林攸彦往来两岸帮忙台商处理两岸事务,也早已是常态,自从台湾冠纶律所在厦门设立代表处后,他一个月要来大陆好几次,“业务量当然是不如预期,长期来看的话,总的效益还是不错。”
执业受限,能够经营的方向不足在台湾律师事务所的十分之一,规模和人员自然也降了几个档次,目前台湾冠纶国际法律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律师仅有一位,职员2位。代表处一开始选址湖滨东,办公环境好,还可看到美丽的筼筜湖,后来出于成本的考量,两年前搬到高新产业聚集的厦门软件园二期,一方面降低成本,再来可接近软件园的客户群。
“继承案件从头到尾就不是我们想要做的,我们虽然案件量不多,但是标的一直都蛮大的,有案件的话,效益是有的。”林攸彦告诉记者,自己早期在台湾证监会任职的经历,使冠纶从创办到现在,主要都是财经商务性的案件居多,特别是服务企业上市见长,投资并购、知识产权、到台设立挂牌、台湾发行股票(F股)等案件占大宗。
代表处的专长不一样,服务的领域自然也有所区分。不同于一般律师着眼于有纷争的时候帮忙解决纷争,林攸彦的法律服务的概念,是在台商有投资想法、投资概念的时候就介入,提供法律、商务上的服务。经过多年的运作,冠纶整合商务、法律、会计的领域内容服务台商的优势得以彰显,在大陆开展业务也就如鱼得水。尤其是随着当下,两岸贸易量的快速增加,事前法律预防、事后法律解决,都急需熟悉两岸法规的律师介入。这对冠纶来说,无疑是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采访中,林攸彦告诉记者,早在很多年前,他就与厦门律师、仲裁所有很紧密的合作关系,当初到厦门设立代表处也是经由厦门一位相识多年的律师朋友穿针引线,当朋友得知福建开放台湾律所设代表处时,第一时间告知他,甚至帮他递交申请。问及同与大陆律师事务所合作相比,自己成立代表处有何便利处,林攸彦给出这样一个答案:尽管成本增加了蛮多的,不过往远处看,还是很值得去投资,值得去布局;在他看来,办事处的头衔有一个便利处,属于是开大门走大路进来的,商务案件投资案件、知识产权案件是冠纶的专长,客户有这方面的需求,遇到这部分的问题,很可能就主动找上门来。
“开放才能够引进更多的资源,我们在台湾都有蛮多客户,少说也有好几百家,搞不好上千家,如果能够藉由我们这些这么早就愿意布局在大陆的律所招商引资,会有一个比较正向的发展。”采访的最后,林攸彦希望主管机关可以放开执业限制范围,“毕竟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样板,如果这些样板到最后都没有办法生存,那就是很可惜的事情。”
台湾广和两岸法律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的前身是大然法律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是首批通过批准设立的台湾律所代表处之一,也是一家实际在积极运作的代表处。
两岸婚姻案继承案最驾轻就熟
走访中,记者一直未能找到永然联合法律事务所驻厦门代表处的落脚点,据业内律师和跑口记者透露,这家代表处通过申请后并未正式在厦设点营业。在集美区集源路的一个小区的二楼,记者找到了第一个向大陆申请设立代表处的台湾叶大慧律师事务所驻厦代表处,代表处总监邱永仁接待了记者。
除了一进门右手边介绍墙上“台湾叶大慧律师事务所驻厦代表处”的字样和一些堆放在客厅茶几上的简介资料显示这里是律所外,这里明显更像一个家,事实上这里也的确是一个小家,邱永仁与父亲邱冠魁除了外出办公外,平日便住在这里。邱永仁告诉记者,曾经代表处在选址非常用心,一开始选的是厦门高端名品中心——磐基中心二楼,后来发觉没有必要,客户来代表处的几率不高,加上接的大多是外地的案子,于是他们就搬到隔壁新景数码港,出于成本、岛外台商多等因素的考量,代表处最后又迁到了厦门集美区。
据介绍,两岸婚姻案件与继承是代表处最驾轻就熟的案源,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案例,以离婚案件为例,有嫁到台湾因为住不习惯,自己跑回大陆的;有结了婚,老公一直不让她去台湾的。此类的案子大多是通过口碑营销,客户自己主动找上门来的。代表处最近的一个案子是帮省外的一位客户处理继承事宜,前阵子刚刚在这里把从台湾带来的骨灰移交给客户。紧随婚姻、继承之后的是商业纠纷、投资案件,排在最末端的是审合同。
“现在接到最多的主要是来自大陆各地的涉台婚姻及继承案件,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都是婚姻、继承案件,投资类占我们业务量的三分之一,其他类的案件偶尔出现。”邱永仁说,大陆这边的案子不多,主要还是要往台湾办的案子,要往台湾办的案子是他们最主要的,也是目前最符合规定的。
“就现在的规定,拿到也没什么作用,只能接涉台与婚姻继承,诉讼类的案件。我现在正在准备考房地产经纪人,对我而言,它的效益比律师证更大。”执业受限,邱永仁对考取大陆律师职业资格证兴趣缺缺。对法律专业出身的邱永仁而言,大陆律师职业资格证迟早要考,自己也曾考过一次,不过就选择的先后顺序,当下考取房地产经纪人、兽医资格证更吸引他。
究其根源,主要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年根本没有业绩,第二年开始有,第三年还好,今年好一点,绝对不会亏。”简单说来,业务量有,不大,基本维持营销,多少赚一些,但不是天天过年,过往是亏损,今年没有。过去为了扩大知名度,多接些案源,代表处也采取了不少方法,开网站、投广告、加入企业黄页、加入台协常务理事等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还是通过媒体宣传、口碑营销,经由这几年的发展,一些案子陆陆续续浮出水面。
选择厦门是深思熟虑的
“我们选择厦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必须要强调,我们是特别选择联合律师事务所,这么多年来,我们更肯定我们所选择是最正确的。在台湾,我也是这么一直推广,这是我的肺腑之言。”来自台湾硕捷国际法律事务所的郭士功可能是其中最爱开玩笑逗乐气氛的台籍律师了。拥有二十多年执业经验,身兼数家台湾大企业法律顾问,享受与大陆律师常态性的交流碰撞,再加上热情的特质、人情世故的练达,让郭士功在这里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经验,也被聘为厦门市海沧区政府法律顾问团成员,主要挂钩涉台事务,为台商台企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他也是其中唯一拥有双证律师职业证的成员之一。
我们发现类似郭士功这样充满正能量气质的台籍律师不少。一般而言,在指导律师的帮助下,台籍律师将会接手到不少涉及两岸事务的案子,由于大多在台湾已有多年从业经验,所涉及的案子也会相对多元,除了婚姻继承外,还有帮助有条件的大陆企业在台湾二次上市,买卖台湾地区的股票;处理台企关于在大陆创业板、主板上市的咨询;及台商因不熟悉大陆法律法规,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律师之前大多都是在大陆其他省份进修,为何最终选择落地厦门呢?首要原因是地缘优势,往返两岸最方便。其次,最靠近台湾的厦门,也是当下最熟悉台湾法律运作模式的城市之一,看中的就是厦门律师界、司法界在实际事务运作中的细节,与台湾相近的法律人的逻辑思维,欣赏在这里每次案件一谈,一定是以法律人的思维把具体的案例用法律关系、用证据做思考,不会先挂着,打高空炮不切实际的说明,或者展现有多少人脉,这个是完全符合目前台湾律师办案件的精神,能够满足已执业二十几年、具有丰富诉讼经验的台籍律师需要。再次,厦门对台籍律师释放出来的友善与热情,以及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实力,其法律问题深度点的探讨,甚至具体面、事务面的操作,都非常具有实践性,让不少台籍律师最终选择进入鹭岛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