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彭家鹏 :带上西洋音乐指挥民乐

(2012-05-23 03:09:23)
标签:

艺见

彭家鹏

李传韵

文化

分类: 文化

    在近代音乐会中,指挥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期《艺见》将带您一同走进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国家一级指挥彭家鹏的指挥世界,看他如何跳脱一流交响乐指挥家的羁绊,带上西洋音乐指挥民乐,开辟出民乐的新天地。


彭家鹏 <wbr>:带上西洋音乐指挥民乐

 彭家鹏执棒指挥《鹿港庙会》。图/姚凡


    1996年,他作为亚洲惟一人选应邀参加在荷兰举办的第35届国际康德拉申指挥大师班学习(大师班在全世界只录取12人),并获康德拉申大师班奖。这项记录至今仍无第二个亚洲人打破。
他曾连续12次应邀登上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中国新春交响音乐会,被维也纳媒体誉为“小泽征尔和穆蒂的完美结合”。
    1999年,学西洋音乐的他,正式受聘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不仅指挥起民乐团,还将其做得风生水起,引发了国外观众对中国音乐的浓厚兴趣。
    今年2月中旬,彭家鹏应邀来厦指挥一场慈善音乐会。对他的采访是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进行的,因晚上要指挥慈善音乐会,专访只能在彭家鹏两次中场休息的时间完成。记者观察到,两次中场休息时,彭家鹏都要先“消失’两三分钟,彭家鹏的朋友解释道,”他是去换衣服,每次中场休息,彭子的衬衫都湿透了。”

 

5分钟让演奏家们信服
   看过彭家鹏表演的人,很快便能领会彭家鹏的音乐意图,他指挥时肢体语言与整台音乐会的气氛很和谐,时而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地将乐曲引向高潮,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让音乐从指间缓缓流出,使观众感到他浑身都是音乐。于是,常常有人问他,“您的动作是经过设计的,还是融入到音乐中自然而然的肢体表现?”
    “演奏时,大家看好像是我在打拍子,其实好的指挥是不会打拍子的,因为打拍子是一个机械的动作,每一个动作应该跟音乐有关系,没有关系的动作会干扰演奏。”他笑着说,指挥不是简单的打拍子,他只是通过最简练的手势和语言让乐队成员明白他的意思,动作不一定要好看,能让乐队成员跟他有默契的配合,让听众理解音乐,才是关键。要想做到这一点,重点在于指挥家对音乐的准确理解、感悟和挖掘。
    同时,他也抛出了“一个指挥家应在5分钟之内让所有队员马上信服”的指挥观念。“在乐队面前,一个指挥家水平的高低几分钟就露馅,这个职业不允许指挥家在头5分钟还不能令乐队成员信服。不管是什么样的乐团,我必须在5分钟之内让他们信服。”彭家鹏把指挥家跟队员的关系比做是鱼和水的关系,“队员信服你,才会发自内心地配合你,你才能要求他做得完美,这是相辅相成的问题。”

 

扬短避长,骨子里不服输
    1997年,彭家鹏被美国指挥家中心选中参加乌克兰举办的国际指挥大师班,并以大师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乌克兰向他发出了留任邀请,他拒绝了。一直都在指挥交响乐的他选择回国“指挥”民乐,让无数人跌破眼镜。
    “当时我想,民乐与交响乐虽然老死不相往来,本质上应该是相同的,可以去尝试。”当时交响乐与民乐互相排斥,互相看不起,可彭家鹏认为民乐与交响乐的音乐形式并非格格不入,从指挥的技法上讲,它们有共通之处。1998年,彭家鹏接下已故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的棒,出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
    回想起自己刚接手的经过,彭家鹏仍感慨这段路并不好走。朋友并不看好他的选择,包括彭家鹏的导师。他们认为,彭家鹏如果暂时放弃交响乐转向指挥民乐,无疑是扬短避长,丢掉了自己在乐坛的根基。有的人则常常拿他与前任指挥做对比,他们认为彭家鹏是交响乐指挥出身,缺乏对民乐的了解,不可能深入曲子,把民族管弦乐指挥得像彭修文那么到位。
    彭修文是民乐作曲家和指挥家,带领着中国民乐一步步走向成熟,被誉为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开拓者。与在民乐方面享有声誉的彭修文相较,不熟悉民族乐器和音色调控的彭家鹏,算得上是两眼一抹黑的“门外汉”。“首先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学习,买了很多的磁带、唱片。”除了天分,彭家鹏拥有更多的是勤奋。除了反复聆听彭修文的曲子、演出的带子,彭家鹏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比彭修文研究得更深,将民乐诠释得更加丰富饱满,“把指挥做得更深更规范化,不是为了变而变,而是为了继承。”


http://www.taihaimag.com/UserFiles/EditPic/20120523030710683.jpg:带上西洋音乐指挥民乐" />

慈善音乐会开幕前,彭家鹏(中)与李传韵(左)、许蓓睿(右)正在进行最后的彩排。

两栖指挥家点石成金
    彭家鹏坦言,起初他也觉得民乐不好听、很吵,待发现民乐的魅力,他觉得民乐不是吵,是没有训练好,需要合理撷取。于是,彭家鹏一有机会便向身边的朋友推荐新的民乐——融入了许多西方音乐理念的中国民乐。
    “我们要继承,还要出新,你不能总继承而一成不变,在这个磨合当中,大家慢慢地接受。”彭家鹏把自己指挥的中国民族交响乐和观众喜欢的民乐比喻成两个圆,他相信这两个圆之间总会有交集。
    维也纳金色大厅大蜚声世界,令数以万计的音乐爱好者神往。2000年、2001年,彭家鹏曾两度在金色大厅成功地指挥龙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和新世纪中国民族交响音乐会。2003年1月,他又应邀在维也纳金大厅指挥奥地利国家民族交响乐团,这是首次由中国指挥家指挥外国乐团演奏整场中国的交响乐作品,引起了交响乐之乡的轰动。
    从2000起,彭家鹏连续12年惊艳金色大厅。除了在维也纳,彭家鹏也将中国民乐的印记刻在了柏林、波茨坦、汉诺威、布鲁塞尔等地,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
    从最初的不懂民乐,现学民乐,到杀出另外一条路,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民乐团,彭家鹏变成了一个指挥交响乐和民乐的两栖指挥家。也许正因为有了像彭家鹏这种喜欢钻牛角尖又勇于吃螃蟹的人们,我们所看到的舞台艺术才会如此繁花盛开,精彩无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