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小时从台湾到厦门
台湾水果如何在厦门中转
文/本刊记者 刘舒萍
2005年,第一批从厦门口岸进来的零关税台湾水果顺利登陆,并面向大陆各地销售,这意味着厦门作为大陆最大的台湾水果集散中心,开始真正发挥中转功能。台湾生产,厦门中转,两岸业者一起共同经营着这份甜蜜的事业。

2006年4月,厦门台湾水果集散中心正式揭牌,这是第一个由大陆政府正式命名的台湾水果集散中心。
单一柜走“大三通”,综合柜走“小三通”
在梳理厦门中埔水果市场如何在两岸经贸的往来中起中转作用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台湾水果输往大陆流通要经历哪些运作环节,其实它前期的准备有两项:一是备货→报关报验定舱→装船(缴交海运费,换取海运提单)→起运→到港→卸货并理货(即清点提单上的数量是否和实际到货数量相符)→到货数据反馈给船东→船东或其代理将到货数据发给海关船管科;二是提前报检→检验检疫局开具通关单。货主报关前,这两项都要准备好,才能确保后面顺利、快速地通关。
后期的环节主要有:货主报关→海关审价→货主缴税→海关抽查货物是否如实申报→海关放行(放行后,货主直接拉往中埔厦门水果集散中心)→货主提货→检验检疫局施检(现场查验,必要时实验室检验)→放行。
目前台湾水果进口大陆主要走“大小三通”,以厦门长兆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进口台湾水果为例,假设10月24日备完货:
在高雄走“大三通”国际货柜:
24日当天可结关。
25日装船。
26日00:00左右起运。(26日早上提前报检)
26日16:00到厦门港。
26日19:00理货(清点)完毕。
27日7:00数据发送到海关。
27日海关审价、缴税、查验放行,检验检疫局查验放行。
总时间:3—4天。
在高雄走“小三通”散货货柜:
24日当天结关。
24日装船。
24日16:00左右起运。装运数据提前发送厦门海关。
25日10:00到金门。(25日早上提前报检,持检验检疫局出具的通关单报关、审价缴税)
25日12:00离开金门,14:30左右到厦门。海关检验发行,检验检疫局查验放行。
总时间:1—2天。
若走“小三通”,在高雄一般在16:00左右起运,由于“小三通”的船一般只有几个柜子,承载货物少,数据明了,又提前向海关申报,没有耽搁,即可继续走完各个程序。“大三通”的船在高雄一般是凌晨00:00左右起运,由于走“大三通”的船一般都是国际货柜,承载货物多,卸货理货时间要两个小时,一般要到19:00才能清点完毕。这时船东、船东代理、海关等部门均已下班,到货数据要到第二天9:00才反馈给船东并发送给海关,换言之,若船期不一致造成到港时间不一致,会在这一环节上多花费半天时间。
厦门长兆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胜芳告诉记者,因为温度、运输时间等问题会造成大量损耗,考虑到走“大三通”比“小三通”更耗时,“大三通”通常用来装运单一品种的台湾水果,“小三通”则是综合柜。

2006年4月20日,连战一行访问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图/梁伟
抵达厦门口岸的85%到90%的台湾水果分拨到外地
早在2005年,为构建台湾水果登陆后条件最完备的集散中心,厦门中埔水果批发市场就率先腾出5000平方米场地,建起了可容纳1300吨水果的临时保鲜冷库,设立台湾水果专区,台湾水果专区成为中埔对台农业招商的第一个平台。
“只要你是台商,你想要来这里卖台湾水果,我这边统统服务。最开始前面两年免租金、免费装修,不少台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签约登记,场面很热闹。”厦门中埔水果批发市场负责人之一李汉卿回忆道,“新一批的台湾水果一到,媒体就来宣传,引起政府重视,把台湾水果集散中心的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各方面的关注多了起来。”
2006年4月8日,“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成为大陆第一个由国务院台办命名的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其核心建筑台湾农产品水果商务大厦共6层,集台湾农产品水果的展销、拍卖、期货交易、网上交易、检疫等于一体。
自2005年5月28日至2006年9月15日,厦门口岸已进口59批次、609吨、60.3万美元的台湾水果,其中70%以上销往北京、上海、青岛、成都、长沙、哈尔滨等省外城市,共有菠萝、芒果、番石榴等17个品种。台湾水果在厦门的经营呈现常态化、市场化,覆盖大陆主要城市。但经营者大多亏损,有人退出了大陆市场。
“一直在亏钱,很多人都劝我放手,有时,我也想干脆跟其他人一样,退出这个市场算了。”因为台湾水果生意惨淡经营,厦门雅山贸易有限公司执行长温仁得也曾萌生淡出市场的念头。
为了帮助台湾水果经营商拓宽大陆市场,提高广大台商的经销积极性,做大做强厦门的台湾水果中转集散口岸,2008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决定拨款建设新的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积极为两岸的台湾水果经营者牵线搭桥,打出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的品牌。
2009年,毗邻厦门中埔水果批发市场的新厦门台湾水果集散中心投入使用,成为台湾水果进入大陆的新中转枢纽,新的厦门台湾水果集散中心由夏商集团负责运营和管理。夏商集团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经理陈野告诉记者,2009年厦门口岸台湾水果全年进口量达4271吨,2010年突破5973吨,其中85%到90%的台湾水果通过新的台湾水果集散中心分拨销售大陆各地。

台湾水果有涨也有跌,店家们都说这两年生意好做多了。图/台赛特邀摄影师林锡铭

厦门台湾水果集散中心在承担水果交流、集散、中转、物流运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系列便捷通关措施确保快速中转
“水果卖的就是新鲜,这些台湾水果都是从台湾原产地进口到厦门的。”郑永刚是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台湾事务部负责人,选择从厦门口岸进口台湾水果,他的感触很多,“厦门海关通关非常便利,特地为台湾水果开辟绿色通道,效率提高了,销售到各个省份的台湾水果也越来越新鲜。”
为确保台湾水果通关无障碍,厦门口岸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便捷通关措施,开辟专业绿色通道、设置台湾水果进口联络员、开通咨询热线,统一受理、协调、解决水果进口问题,使得水果进口基本“一路绿灯”,确保台湾进口水果在大陆市场新鲜上市。厦门海关在通关现场开设了台湾水果专用报关通道,对进口水果采取优先接单、专人核单、专人计税、专人放行等通关措施;厦门检验检疫局也开辟了检疫审批、受理报检、现场查验、实验室检测、出证放行全程一条龙特别快速通道。
鉴于水果属于鲜活、易腐类物品,厦门海关、厦门检验检疫局直接在集散中心设立办公区及检疫操作平台,提供“上门查验”服务。通关后,直接将装载新鲜台湾水果的货柜运往厦门台湾水果集散中心,及时充电(集散中心配套了24个插电集装箱),确保台湾水果从采摘、中转到上市销售的全程保鲜,从而大大提高了台湾水果的新鲜度。等海关、检验检疫局上门查验、同意放行后,台湾水果即可直接在集散中心销售或中转到其他城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