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陶小艾
说到《安的种子》,我特别想推荐几本中国原创绘本。尽管我们现在读的大多数都是国外的绘本,尽管有很多家长说中国原创能绘本过于保守,没有深入到孩子内心,作者要么过于中国风,要么过于说教,但是作为一个亲子阅读推广人,我仍旧希望中国创绘本可以在孩子们的成长中,留下印迹,也更加希望中国的原创绘本可以发展得更好。推荐几本我和儿子特别喜欢的中国原创绘本。
01 《天啊!错啦!》
这是姬炤华和徐萃老师共同创作的绘本,第一遍读完,儿子就喜欢上了它。不说画风,不说故事寓意,单就是儿子天天把裤衩戴到头上,我就知道这本书太深入孩子内心了。而且儿子每次阅读这本书时,总会和我一边读一边表演,而且还要我说画外音,他似乎在和我对话中找寻答案,也在找寻什么才是对的。据姬老师分享,本书创作灵感来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的故事: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悠游自在,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发现自己分明是庄周,而不是蝴蝶。那么,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书中无意指出谁对谁错,只希望这本书给孩子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思考,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对不同的人来说,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02 《一园青菜成了精》
这本书是由一首北方的童谣改编而成,反复阅读《一园青菜成了精》,慢慢就会读出童谣里的味道来——嬉戏的意味,这其中包含着真实和想象。童谣亦真亦幻的表现手法与儿童亦真亦幻的思维方式相吻合,真实与幻想的对接正是我所寻找的表达通道。我和儿子在共读中,一边读一边唱,不仅有韵律,而且有趣味。尤其读到“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绿头萝卜称大王,隔壁莲藕急了眼,一封战书打进园”时,我和儿子也学着青菜的样子,“开战”了。
03 《团圆》
《团圆》讲的是过年的故事。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要过年了,爸爸回家了,他为家人带来了快乐和温暖。故事中的“我”享受着爸爸特有的关爱,去高高的屋顶看龙灯,在汤圆里包入一枚好运硬币。可是,很快爸爸就要离开了,短暂的团聚之后又是长长的离别。“我”郑重地把好运硬币交到爸爸的手中,期盼着下一次的团圆。
04 《荷花镇的早市》
阳阳跟父母来到乡下给奶奶过大寿,对他来说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盖在水里的房子、迎亲的队伍……孩子能从中寻找到一份安静和质朴纯真。这本图画书可以观,也可以游,观的是江南水乡的独特气氛,游的是红衣男孩一路漫游的早市。作者用大幅的跨页、丰富的场景、众多的人物,烘托出早市的热闹。简短的文字多为对话,表现出温暖美好的人情。这本书我超级喜欢,儿子也很喜欢,我想,要读出更深的味道,需要时间的沉淀,成长的积累。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带孩子去体会江南的早市。
05《 妈妈,买绿豆》
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就像我们每天过的日子一样。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如实地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透过细腻朴拙的图画表现出来,一派轻松却又丰富饱满。书中的妈妈和孩子一起买绿豆、一起煮绿豆、一起做绿豆冰棒,然后在炎炎夏日的午后,一起吃下又甜又冰的绿豆冰棒,从容而自在。点滴之中,交织着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与满足。而我和儿子也会依照故事,买绿豆,煮绿豆,做绿豆冰棒,享受着每一刻的幸福。儿子观察特别仔细,也要像书中一样,看着绿豆因为泡水而变大的样子。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陶小艾(taoxiaoai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