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陶小艾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0-5岁)、幼年文学(5-8岁)、童年文学(8-11岁)、少年文学(11-15岁),当我们的宝贝觉得绘本对自己来说已经很简单的时候,家长们可以给宝贝看一看这些幼儿文学的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扩充知识面,还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接受“真善美”的教育。
1.《张秋生小巴掌经典童话》系列
每册书分别精选了张秋生小巴掌童话各25篇,这些小如巴掌的童话,精短而灵巧,充满诗意、风趣、幽默,故事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配以精美的黑白手绘插画,充满童真、童趣。
2.《夏洛的网》
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陋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然是成为熏肉火腿。
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络文字,并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了特别奖项和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可这时,蜘蛛夏洛的命运却走到了尽头……
3.《小王子》
这是一本足以让人永葆童心的不朽经典,被全球亿万读者誉为最值得收藏的书。
遥远星球上的小王子,与美丽而骄傲的玫瑰吵架负气出走,在各星球漫游中,小王子遇到了傲慢的国王、酒鬼、惟利是图的商人,死守教条的地理学家,最后来到地球上,试图找到治愈孤独和痛苦的良方。
这时,他遇到一只奇怪的狐狸,于是奇妙而令人惊叹的事情发生了……
4.《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
专门写给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自己看的“幼年小说”。
小男孩正也是一年级的大个子,但胆子很小,爱哭鼻子。小女孩秋代是二年级的小个子,但很坚强、勇敢。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好玩的故事……
5.《绿野仙踪》
关于友谊与团结,关于勇气与智慧!
它讲述了小女孩多萝茜在困难重重的黄砖路上与伙伴们如何一路患难与共,一路收获智慧、勇气与友爱,并最终实现心愿的故事。
6.《棚车少年》
在惊险刺激的冒险中体验生活,在曲折离奇的经历中学会成长。
让孩子在阅读中培养善良、真诚、勇敢、勤奋的品质!
7.《郑渊洁四大名传系列》
郑渊洁,中国文坛传奇人物。1955年出生,1978年开始童话创作,1985年创办专门刊登其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有“童话大王”之美誉。
“郑渊洁童话四大名传系列”集中了五大童话明星的精彩故事,独立成传,结集出版。每一本都收集了他们绝大部分的精彩历险故事,文字幽默风趣,想象力天马行空。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
8.《长袜子皮皮》
门开了,一位奇特的小姑娘走了出来: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她自己缝的。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她不得不这儿缝一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穿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她力大超人,可以举起一匹马,可以教训凶狠的强盗,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鲨鱼抛到远处……
这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就是——长袜子皮皮。
9.《窗边的小豆豆》
这是一本所有母亲、所有老师、所有识字的孩子和所有曾经是孩子的人都应该一读的书。——中华读书报
《窗边的小豆豆》其价值因教育思想丰富而独树一帜,其纪实魅力让任何虚构文字无法追及,值得每一位教师和父母珍藏和精读。——羊城晚报
小林先生在他的教学园地实现了对童年秘密的尊重,非常了不起。——梅子涵(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此书令人惊讶地证明了童年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是有独特价值的。实际上,黑柳彻子对童年的发现与证明,不亚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孙云晓(著名教育专家)
10.《小猪唏哩呼噜》系列
唏哩呼噜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著名的一只小猪。因为他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头也不抬地“唏哩呼噜、唏哩呼噜”一片响,所以就叫了这个名字。
唏哩呼噜被大狼叼走,要被分成块放进小狼宝宝的肚里,他并没有怕,而是巧妙地逃脱了大狼的手心,还战胜了要吃掉小狼们的月牙熊,成功地保护了小狼们……
11.《小屁孩日记》系列
本书在真实、好玩、富于想象力和幽默等方面如此完美突出,故而受到广泛的喜爱。只要你翻动书页,无论少年成年老年,都会沉浸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或会心一笑,或开怀大笑。负责任的家长,你要了解孩子,本书是一扇明澈之窗,藉此能更深入地窥到你所陌生的下一代的内心世界。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 毕淑敏
13.《淘气包谢得意》
一个8岁的小男孩长大到底有多不容易?爸爸妈妈在辛苦挣钱、操持家务的同时该如何应对他在成长中不断遇到的磕磕绊绊?外公的那些故事和老话儿对他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就请在谢得意一家温馨搞笑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14.《笑猫日记》
杨红樱女士的又一代表作品。
这是以中国孩子的现实生活为背景的系列童话故事,它以一只会笑的猫为故事的讲述者,用日记体的写作形式,创造了动物与孩子共同参与、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文学世界。
孩子们既可以享受儿童文学的天真和趣味,也可以领略蕴藏在字里行间中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从而培养其坚韧、宽容、感恩、自信等品质,始终怀着一份对社会、对未来的美好情感和信念健康快乐地成长。
15.《没头脑和不高兴》
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拉四,总要出些差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
别人劝这两个孩子改掉坏脾气,他们都不以为然,为帮他们改正缺点,暂时把他俩变成了大人。“没头脑”当了工程师,“不高兴”做了演员……
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陶小艾(taoxiaoai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