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贝乐亲子阅读指导专题讲座:通过绘本故事指导孩子如何养成好性格

标签:
育儿陶小艾亲子阅读指导绘本线上讲座分享活动绘本阅读爱贝乐 |
分类: 绘本阅读 |
当面对同伴的过失和错误时,
孩子通常的情绪反应是埋怨、责备、不原谅。
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宽以待人之心呢?
上期爱贝乐邀请童趣出版社主任:欣欣姐姐,她用一套《奇先生妙小姐》的系列绘本为家长讲述如何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们做最好的自己。
本期童欣姐姐将为我们讲述:通过绘本故事,指导孩子如何养成好性格。
欣欣姐姐:
童趣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从业十五年,一直致力于向孩子们编辑、推荐最优秀的少儿图书。代表作有《小火车托马斯》系列丛书《我们的朋友熊小米》系列图书。作品曾多次获得少儿图书奖项。
讲座主题:通过绘本故事指导孩子如何养成好性格
讲座地点:
陶小艾亲子阅读群1群:群号280434473(转播)
陶小艾亲子阅读群2群:群号299734032(直播)
1群已满,请大家加入2群,入群里请备注:参与群分享活动
讲座时间: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上午10:00——11:00
欣欣姐姐说:
让我们一起期待欣欣姐姐带来的又一场精彩主题讲座吧~
上期讲座互动片段如下:
上期讲座主题:让绘本故事引导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Q:书中的角色大多数都是反面的,也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好的习惯,对吗?那如何引导孩子呢?是讲完故事告诉孩子,不能向某某先生或者小姐学习吗?那这样的话,孩子会不会烦,以为讲的总是反面的东西?这个该怎么引导孩子呢?by@北京妈07
A:《奇先生妙小姐》的83个故事中,不仅有反面的故事,也有很多正面的故事。譬如:智慧小姐
Q:可是有些顾虑,就是故事中把不好的习惯全部变成有趣的故事,会不会让孩子感觉错误的事情错了也没所谓呢?by@北京妈07
A:
其他网友的讨论:
@豫杏子妈2010:我觉得让孩子开心地同时,也让他明白这样的恶作剧给大家带来的麻烦,让孩子知道,恶作剧可以,但是要有度。大人的引导很重要。就像讲大卫的时候,写的很多也是反面的,有时候,孩子就明白,这样是不可以的
@豫杏子妈2010:我认为我们应当相信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我们家那时候看大卫不可以时,也是学着搬凳子爬上去,然后把书扔地上,然后还让我喊他,大卫不可以,说妈妈你说啊,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不好的习惯,但还是想去学习下好玩,过一阵子就好了,我认为不需要太多的强调,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
@常州淼淼妈2009: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孩子其实能明白,而且孩子也需要一些契机一些故事来把内心的小淘气小恶作剧的表达出来,他从故事中得到了快乐,或许就不需要从现实中验证了,这也是心理上的满足
Q:
A:
其他网友的讨论:
@豫杏子妈2010:我经常把孩子的毛病编成故事,她一听就知道怎么改正。不要小看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Q:四岁多的孩子可以看吗?by@一一心情
A:可以的,这套书针对的是2到7岁的孩子,但是由于故事实在太有意思了,在国外,非常多的成人也特别喜欢,也会买来看。
Q:你们有没有发现,反而这些夸张的缺点的故事,更受孩子们喜欢。@沪子墨妈妈11年
A:
其他网友的讨论:
@常州淼淼妈2009:如果看完一个故事就去讨论好和坏,那么孩子如何去把自己的一些负面的情绪疏解呢
@京优妈10年:我觉得孩子多看几遍,他自己的解读就不一样了,根据他自己年龄,他解读的也会不一样的
@沪子墨妈妈11年:孩子在读书的乐趣中其实他们都很明白什么是好什么不好,也会说,但同时他们也会去模仿,我们可以通过书中幽默的乐趣适当的提醒
@成都左妈11:而且他今天的理解和明天的都不同,让他自己体会书中的故事,自己的感悟更好些,讲故事切忌家长加评论
@常州淼淼妈2009:把感受的机会留给孩子,把汲取经验的机会留给孩子,跟15岁之前的孩子灌输道理比灌输知识还要严重,剥夺了他的思考,也剥夺了他体验的机会
@沪子墨妈妈11年:孩子在读书的乐趣中其实他们都很明白什么是好什么不好,也会说,但同时他们也会去模仿,我们可以通过书中幽默的乐趣适当的提醒
@成都左妈11:而且他今天的理解和明天的都不同,让他自己体会书中的故事,自己的感悟更好些,讲故事切忌家长加评论
@常州淼淼妈2009:把感受的机会留给孩子,把汲取经验的机会留给孩子,跟15岁之前的孩子灌输道理比灌输知识还要严重,剥夺了他的思考,也剥夺了他体验的机会
更多活动请关注爱贝乐亲子阅读指导微信公众号:taoxiaoai-huiben或扫一扫
陶小艾QQ:47743883
陶小艾微信:taoxiaoai1982
陶小艾微信平台:taoxiaoai-huiben
陶小艾微博:陶小艾-爱贝乐
陶小艾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taoxiaoai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