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从容面对死亡

(2012-03-31 10:17:06)
标签:

陶小艾

清明节

死亡话题

从容面对

分类: 绘本阅读

如何让孩子从容面对死亡

                                                               ——陶小艾

如何让孩子从容面对死亡



 

生与死,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生我们不能决定,死亦然。

昨天看《窗外》琼瑶最早的一本小说,因为目前还玩不转我的IPHOTE手机,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拍照,看电子书,随手应用来的小说看得我心直痛:其中江雁容就说:……这生命好像不属于我的。“本来你的生命也属于你父母的嘛!”周雅安说。“如果我的生命属于父母的,那为什么又会有“我”的观念呢?为什么这个我“我”的思想、感情、意识、兴趣都和父母不一样呢?为什么“我”不是一具木偶呢?为什么这个“我”又有独立的性格和独自的欲望呢?”不仅这里,江雁容几次都在追究生命到底是什么样的?

是啊,生命何时来,我无法决定,生命何时离去,我亦无法决定,我可以做的,只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如何让孩子从容面对死亡

昨天是儿子的生日,我和他聊他是如何出生的,他不是很懂,那么,我和他说死亡,一个四岁孩子,如果没有经历的至亲的人的离去,我想他不会懂,就算有经历过,也未必懂,那么我该如何告诉他这样的一沉重的话题呢?

选择一个好的时机:

选择时机之一清明节

每到清明节,脱口而出的就是杜牧这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样的诗,未尝不可读给孩子听,慢慢的,孩子就会记住了,不用讲意思,我想有一天,他一定会明白诗句所有的意思。而且在这样的节日里,可以和孩子讲一些清明节的风俗知识: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


  选择时机之二动、植物死去时

其实这是很好的让孩子明白生命的一个时机,如果家里养的小动物,尤其如果在养小动时,孩子也参与了,那么在小动物离去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孩子想要再看几眼,或者想要亲手掩埋,抑或者想要以自己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我们都要尊重并且看情况,给予我们成人的理解和帮助。这个时侯,孩子在看待死亡的问题时,有时都会好几天好转不过来,但是也许很快就会过去。记得我儿子在养金鱼时,儿子哪当是养啊,纯粹就是玩,一会拿网兜捞,一会用纸杯妥,真就当游戏来进行,我和他说,如果你总这样,金鱼会死掉的。你猜他说什么:没事,死了也没事,要不,给乌龟吃吧。显然这个时候孩子对于死亡还一点都不懂,这样的时机并不适合给孩子深讲,就这样,做罢,任由他玩一会。但是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一样,心理表现也不样,总之,理解孩子并尊重孩子。

 

选择时机之三亲人离去时

这个时候,我想做为成人都会悲伤,我接待的家长中有在我面前落泪的,真的是抑制的想要落泪,但是如果孩子在面前看到父母是如此的悲伤时,假若孩子问起,如果是我,我会直面的告诉孩子,我的情绪很低落是因为怎样怎样的事情,我想也许孩子并不能清晰的明白,但是有一天,当他长大时,当他明白时,他会全部理解并接收到良好的信息。

 

如何让孩子从容面对死亡

为孩子阅读关于死亡的图画书

我一直认为图画书虽然有所谓的教育意义,但是却远远不仅仅是这一点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联结父母与孩子间的感受,同时,更可以宣泄孩子的情绪,不管是怎样的情绪,我们总该为孩子的情绪找一个出口。比如关于生气的,可以看《菲菲非常非常生气》《生气汤》之类的绘本。

那么在应对死亡时,也一样,可以从书中为孩子打开一扇这样的窗口。

对于死亡类的绘本,我推荐一篇博文,大家可以参阅。

【绘本】关于死亡的绘本

 

带孩子去扫墓——当然这仅显于大一些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那时已上小学,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会去烈士陵园扫墓,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我读完高中,几乎每年都会去,我从扫墓这样的活动,不仅了解了先烈们的一些壮举,同时,我更会化悲痛为力量。

 

今天如果再一次去扫墓,我更多的感悟,应该是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亲人,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们,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