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袜底酥(修订版)(《秋雨淅沥游锦溪》之三)

(2010-11-01 06:52:23)
标签:

苏州博客

游锦溪

秋雨

锦溪点心

袜底酥

分类: 散文随笔

袜底酥

□枕边书

    苏州东南有古镇锦溪,水清桥古风光幽美,常常令人流连忘返;茶食小吃则别致可口风味独特,每每令人食指大动。其中“袜底酥”成了小镇的招牌——不但入口有滋有味,坊间还有一段有趣故事。

    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3年)宋孝宗赵眘携陈妃途经锦溪,驻跸歇息。由于路途劳累,国事缠身,因此孝宗“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吃山珍海味都没有胃口。情急之中陈妃就找当地的百姓想方设法,做些好吃物事,以分君忧。听得要为皇上作御厨,百姓自然不敢怠慢,就说当地有一种酥饼非常好吃,甜中带咸,肥而不腻,皇上吃惯了御膳,换换口味,或许会龙心大悦。陈妃一听,非常高兴,马上“御驾亲征”来助一臂之力,但心急慌忙中,做出来的酥饼不是通常的圆形,却呈腰子状。“娘娘”凤手御制,百姓自然不敢多言。

    宋孝宗一觉醒来,睡眼朦胧中看到案几上的瓷盆中搁着一叠袜底,大惑不解,便问道:“爱妃怎么还有闲暇——学作女红,缝制袜底?”陈妃连忙送上酥饼,道:“这是臣妾特地为陛下制作的当地点心,请万岁一嚐。”宋孝宗这才恍然大悟。因多日来一直未正经用膳,这时肚中正是饥肠辘辘,就拿起案几上的酥饼吃了起来,想不到其味竟比宫中的“东坡饼”还要香,还要酥,就道:“模样从未见,却疑为袜底;风味自独特,清香唇齿里。爱妃,这是何种糕饼耶?”陈妃见孝宗吃得满意,就笑道:“万岁金口,赐名‘袜底’——那就叫它‘袜底酥’吧。”锦溪“袜底酥”由此得名。

    陈妃留恋锦溪的风土人情,始终不肯离去,直至病逝于此,后来宋孝宗就下旨在镇南五保湖中修筑了一座水冢,并在湖畔勅建“莲池禅院”为之守灵超度。“君王情爱随流水,赢得寒溪尚姓陈。”小镇便由“锦溪”改名“陈墓”。“袜底酥”从此也成为小镇上一味最著名的小吃,并逐渐流传到附近的乡镇。

    另一种说法“反其道而行之”,说“袜底酥”本是南宋宫廷茶点,后从宫中传出,由民间仿制而成。

当时南宋偏安杭州,御厨多半从江南招募。其中有一位孟姓师傅,后来告老还乡,就在锦溪开一小店,专营酥饼,因价钱低,味道崭,大家先都叫它“孟的酥”,渐渐就成了“袜底酥”——就像苏州“临顿路”叫成了“伦敦路”一样。

    追根溯源,这“袜底酥”应出身寒门,属于江南人家的寻常小吃。“袜底酥”究竟是因沐龙恩而名留千古,还是得民间生气而闻名四海?不得而知。至于在宫中侍候帝后时,可曾另得赐名封号,亦无从考证。

    “袜底酥”受人欢迎,功夫全在内里——精选配料,做工讲究。用油酥和面时要反复揉和,至完全均匀为止,这样烘烤出来的酥饼才能层层薄如蝉翼,片片蜡擦焦黄,看起来状如袜底,吃起来松脆爽口。馅芯的原料配比严格,如做椒盐酥所用的盐,先要在铁镬里煨熟,再用擀面仗擀细,小葱则要捣成碎末,如此才能不穿孔,不露馅。烘烤时,师傅须寸步不离守在炉边,全神贯注盯住炉膛,直到酥饼呈现鲜亮的光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时才能出炉。

    “袜底酥”外表十分朴素,显出恰到好处的火候。翻过身来,饼底青白略带象牙色,长圆形,确实象干净的袜底。南宋时期妇人缠足之风兴盛,穿袜子是男人的专利,不然或许会叫“金莲酥”也未可知。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糕饼的评价是:“糕贵乎松,饼利于薄”。“袜底酥”犹如袜底,薄至极矣,食用时每每屑粒索落犹如飘雪,因此要手持托盘而细嚼慢咽——这或许是吃“袜底酥”时与众不同的一道景致了。

 

【注】此文发表在2010年10月22日《苏州日报》

:《锦溪千墩行》苏州博友同题或相关文章目录

          (点击可直接进入,博友按年龄排列)

枕边书    三十六座桥” (《秋雨淅沥游锦溪》之一)

           丁宅”(《秋雨淅沥游锦溪》之二)

           袜底酥”(《秋雨淅沥游锦溪》之三) 

草屋村:       秋雨江南 【原创图文】不敢相信这酸爽!(锦溪行之二)

               水乡石板街

纫秋:       病中咏叹 (未同行,只得病中咏叹)
        雨中锦溪行----诗一首
              雨中游千墩----诗一首

                  锦溪的苏州收藏家 【原创图文】锦溪梦新

              博友。伞花。古镇

车月木木   锦溪秋思
丛萌:       【原创】散文:《江南》
 

一色清     雨中与锦溪相约

            看图说话--锦溪行二 【原创图文】桥映窑火掩深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