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宅”(《秋雨淅沥游锦溪》之二)

(2010-10-27 07:09:24)
标签:

秋雨

游锦溪

苏州博客

丁宅

砖雕门楼

分类: 散文随笔

“丁宅”

□枕边书

 

http://s15/middle/4f94467dn935a8a988cce&690&690

“丁宅”精美的“聿修厥德”砖雕门楼,图上可见秋雨淅沥。

 

http://s1/middle/4f94467dn935a8ef6a8a0&690&690

锦溪的河埠头(踏渡),左面为两面式,右边为单面式,河中停歇小船。

 

    从“牌楼桥”上拾级西下,即“古董博物馆”,向南数十步,就是中国只此一家的“古砖瓦博物馆”。

    “古砖瓦博物馆”即是丁宅,这是一幢建于明末清初的民居。丁姓原是小镇上的望族,原来的丁宅进深有十一进,一条幽深的陪弄从沿河的街面直通后院,长有百米,宽不足一米,形成了一条“丁家弄堂”。弄顶只有一两方天窗,光线暗淡,曲径通幽,走弄如同探险,常会心跳不止。丁宅从地砖、门窗,到亭、柱、梁、椽,基本无损。到八十年代维修了丁宅的前四进。厅堂、门楼、厢房、天井,处处体现了清初民居的特色。

    前厅在光绪年重修,第二进有精美的砖雕门楼。砖雕门楼的字碑上镌刻“聿修厥德”四字。上枋有浮雕八骏,下枋则有“琴棋书画”,雕刻精美有书卷气。惜哉在“文革”有所损坏,1998年修复。

    “聿修厥德”出自《诗经﹒大雅》:“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意思在强调重视代代相传之生命意识,非仅感恩戴德、起而效仿之意。

    法国画家方科曾在锦溪生活了几个月,被这些弄堂深深吸引。他发现穿行在这些古弄里,就像穿行在一个迷宫中,于是精心创作了一张漫画版的古镇迷宫图,在国外发表,并向周围人群推介。

    如果你仅在锦溪的老街古庙间流连,如果你仅为“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而陶醉,那么你只是看到了一本书名为《水乡桃源》的封面而已。当你穿越了那些古弄,你才真正穿越了锦溪的历史;当你的目光穿越了古弄斑驳的墙面,阅读那些深宅大院以后,你才能真正读懂《水乡桃源》中的许多细节和真正的精彩……

 

“锦溪行”苏州博友相关文章链接:

 枕边书   “三十六座桥” (秋雨淅沥游锦溪之一) “丁宅”(秋雨淅沥游锦溪之二)

 草屋村:     秋雨江南 【原创图文】雨中锦溪行

 艾甘     又闻秋雨入锦溪(诗一首)

 纫秋:     病中咏叹  (纫秋因未同行,只得病中咏叹)

 著若若   秋雨锦溪湿千灯

 一色清   雨中与锦溪相约

 应天人:     诗一首:轻叩门环,重访水乡

 吉格罗朵 【原创图文】雨中锦溪行 【原创图文】雨中锦溪行

 苏州莲菊:  【原创】水中仙魂(诗一首)

 车月木木  锦溪秋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