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的是慈母多败儿吗?

(2008-08-16 17:24:53)
标签:

教育孩子

打孩子

慈母多败儿

分享

心理健康

育儿

分类: 妈妈心情/育儿困惑

真的是慈母多败儿吗?

 

8月13日发表了一篇博文《老公:打孩子并不能让孩子听你的!》,其实这是我很久以来就想好的一个标题,但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因为我虽然认为老公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对,但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百分百正确的,但我坚决不同意打孩子。我也知道身边有不少家长偶尔会有打孩子的迹象,但我写这篇博文完全没有警醒或阻止他们的意思,我当时只是想说说自己对老公的意见,就想在这出口气而已。可没想到这么一篇很单纯的博文,竟让一些匿名的新浪网友给了我一个“慈母多败儿”的称谓,这着实让我始料不及,也增加了我一些新的烦恼。

 

难道,真的是慈母多败儿吗?我想针对一些朋友的回复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一位匿名的“新浪网友”回复:都四岁了还不打?从小就要严格要求,让孩子有敬畏心,让他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大姐别把孩子惯坏了,慈母多败儿啊。

我想告诉这位朋友的是,不打不代表就是要溺爱。我相信每位为人父母的初衷都是“爱”孩子的,即使问起那些打了孩子的父母,他们也都会理直气壮的告诉你“不打不成才”,他是因为爱孩子才打孩子的。我想问的是,难道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唯一的“打”吗?而爱孩子难道就是只有“溺爱”吗?我家宝宝如果不听话、淘气的时候,我也会很生气,实在克制不了,我会对他骂几句,很多时候我会看着他,本来打算动口骂他的时间我会用来思考,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呢?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呢?等我想清楚了原因,很多时候就会发现,原来错并不在孩子,只是我们作为父母的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应该怎么去做,他们如果按照我们想象的去做了那才叫听话,可是如果孩子真的一直都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没有半点出格的时候,那还叫孩子吗?这样想一想,我也就没有了骂孩子的打算,而是可以静下来慢慢和他说说道理了。

 

另一位匿名的“新浪网友”回复:不打不成才,慈母多败儿,说得就是楼主了。我儿子(现在三岁)再喜欢吃的东西,都是首先就给爷爷一份,然后是奶奶,后是哥哥(我姐姐的儿子),给他妈妈和我(我一般都说爸爸不吃),最后自己留一份(这一份有可能最小)。

我想告诉这位朋友的是,你肯定没仔细看清楚我的博文。分享固然是美德,可是要让孩子自动自发的去做。就像我博文中说的,孩子在我的劝说下,最后是主动的要和小妹妹分享食物的。而且那位小妹妹经常来我家玩,每次儿子都会很大方的把自己的玩具和零食和她一起分享。而且儿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绝对是个喜欢讲道理的人。曾写过一篇文章《当孩子的文明遭遇他人的不礼貌该怎么办?》,里面有写到儿子看到他们班的一个同学在玩“小马跳”的玩具,他们几个小男生硬是跟在那个同学后面转了个把小时,那个同学最终还是没给他们玩。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给儿子也买了一个这样的小玩具,其实只要1块5毛钱,我看不下去孩子眼巴巴的样子,而且我想用这1块5毛钱告诉儿子分享的快乐。儿子在拿到这个心仪的小玩具后,还没来得及玩,就被先前和他一起眼馋那个同学玩具的男孩围住了,在那个男孩对儿子说“给我玩一下吧”的时候,没想到儿子竟爽快的答应了,要知道他自己还没来得及玩呢。所以我绝对可以相信自己孩子的品质!

 

还有一位匿名的“新浪网友”回复:真令人惊奇,我看到的都是爸爸们心疼孩子,哪里还有打孩子的?我老公就特疼女儿,我要是训女儿都要避开她爸,不然老公就要跟我闹,说我对孩子说话不和气.从女儿生下来一直到现在20岁,从未生过女儿的气,爱得不得了,女儿也非常优秀,是我们的骄傲。

我想说的是,我正是看到了周围很多爸爸都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的,所以才对老公的这一打孩子的行为特别反感,我心里甚至经常想,他到底爱不爱儿子?因为在儿子出生之前,老公的大哥家就已经有了个儿子,我一对比发现,他曾经对他大哥家孩子的态度竟然比对自己儿子要好的多,所以我更加的生气。不知道是不是像三月妈说的,老公认为“孩子是他生的,他打也应该的”,如果是这样想,我倒可以安慰一下。可如果像郜妈在博文《身边的爱最难》中写的那样,我想老公还是要好好反思一下的。毕竟,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只有一个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德才兼备而又心理健康的人是最重要的,如果等到后悔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一位匿名的“一个妈妈”回复:我觉得你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我是一位妈妈,你是没有遇到我们家这种倔脾气的孩子啦,她要是一会儿没有转过弯来的话,你是站着不行,坐着不行,哄也不行,劝也不行,反正怎么都不行,而且越哭声音越大,还带跳脚的,我都快烦死了。平时也还乖呀,我也对她动过手,下手还可恨!而且她才三岁,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想告诉这位朋友的是,我看到您的第一句回复时非常生气。其实像这位妈妈说的孩子的情况,我家也时有发生,以前我也会很恼火的对着儿子发脾气,骂他,可是发现效果并不好。因为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大人说什么他都是听不进去的,等他平静下来的时候,和他说起这些事情,其实他也是知道自己做的不对的。不知道这个妈妈的孩子是不是这样,还是打了孩子以后就没再和孩子好好交交心?反正每次我家儿子大吵大闹之后,问起来他都会表明他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孩子做错了,下次还会继续再犯这样的错误呢?原因就是,他们是孩子。如果我们想通过“打”,来让孩子快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就让孩子失去了自己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成长机会。从大人的角度出发,如果在工作中,被领导或者同事强加了一个你不认同的思维,心里也会经常的不服气吧?何况一个三岁的小孩,为什么就不能给她多点的耐心和时间呢?让她去犯错误、让她自己学会认识错误并纠正!

而且我可以肯定,你在打了孩子的同时,心情并没有好多少。因为有一次,儿子将废纸扔到了台阶上,后来又想让我帮他捡起来,在我要求他必须对我说“谢谢”的时候,他大哭不止,老公不问三七二十一的从电脑旁跑过来就给儿子的屁股上留下了五个指印,可想而知,我这次的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给儿子招致了一场被打的痛苦经历。后来在儿子哭泣停止后,老公扒开儿子的裤子看着五个指印,和儿子约定“你下次听话,爸爸再也不打你了,好吧?”当然,大人也经常记不住自己说过的话。我的那位好朋友,也经常在打过孩子后对我诉说她的后悔之情,我告诉她,与其打过了孩子后悔,为什么在打孩子之前不多思考一下是不是非打不可呢?

 

记得孩子还没满月的时候,有一次给孩子喂奶,突然孩子拉了大便,我当时吓的差点没把孩子扔地上(我一点也没有耸人听闻),而且大声叫了起来,倒是在一旁看电视的老公赶紧跑过来接过孩子,然后给他处理了小屁屁。这件事情被暑假待在我家的表弟看到,后来他回到乡下,这件事情竟一时被我们村里传为笑谈。

所以我说,我并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我在对如何教育孩子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接受了这个上天赐予的天使,但我在懂得他对于我的重要性后,我就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学习怎么去更好的爱他!尤其在看到郜妈的那篇《爱是最好的教育》时,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妈妈,可我努力着“在错误中成长”!

儿子的脾气特别倔,这点倒是随了他爸。他只会在他愿意的情况下做他愿意的事情,如果你让他往东,很多时候他偏偏往西。(我在想,我是不是应该庆幸儿子还没有被我们教育成任人揉捏的面团?他是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的,虽然很多时候他的这些想法还不够理智和成熟。)这时候如果我们再用不恰当的方法,比如打他、厉声训斥他,他会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最终和大人希望的背道而驰。他爸爸在这时候就总是没有耐心,认为讲道理讲不通,其实只是我们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不对。

父母在家里是榜样、是楷模,你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如果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粗暴的,小孩子也可能是粗暴、蛮横的;父母是友善、豁达的,子女也可能是友善开朗的。所以,作为第一教育者,父母的修养及言行举止都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当然,这也不是说父母就不能发脾气,如果你特别生气,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经常发脾气的话,当你再生气的时候,孩子也就见惯不怪了!

同时,我想建议各位仍有困惑的父母去看看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我也是从网上下载来看的,里面的很多道理都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去深思!但是,专家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自己的孩子还是需要自己去发现、去认同、去教育、去爱!

最后,愿天下有更多的慈母和慈父!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是健康、快乐、幸福的孩子!

 

 

                                (by:天天妈妈  2008-08-16  17: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